拜見君子

第186章 天下之罪人(2/2)

    這兩千餘年來,為了趕走惡鬼,付出了多大的代價?

    又死了多少人?

    “哼,不為人子!”

    “堂堂的三鼎君子,竟然做出如此喪心病狂之事?實在太讓人失望了。”

    “封三鼎乃下罪人也。”

    不久後,周下便分為三派,一派堅信封三鼎不會做出如此瘋狂之事,必定是幽都汙蔑。一派則相信幽都所言,認定封三鼎乃是下罪人,該以死謝罪。

    還有一派為中立派,在吃瓜看戲。

    在儒教的八十一書院,絕大部分學子都相信封青岩,認為是幽都汙蔑。特別是葬山書院,幾乎所有人都不認同幽都所言,皆相信封三鼎的品德,不會做出如此瘋狂之事……

    這必定是幽都的汙蔑。

    但是,因為聖術《坐而論道》第三式的出現,導致有不少教派欲置封青岩於死地。

    不斷地推波助瀾,甚至是引導。

    儒家將要出世聖人般的存在,那麽就不能再多一位大賢。

    倘若沒有聖術《坐而論道》的出世,或許便沒有那麽多人,欲要置封青岩於死地。雖然有不少教派,皆欲要毀掉創造聖術之人,但是創造聖術之人,乃是打開聖路的關鍵。

    即使成聖了,打破了眼前沒有聖人的平衡。

    但是,他們為了成聖,不得不捏著鼻子認了,甚至還要保護,不能讓其出意外。倘若成聖之路再次打通了,那麽封三鼎不僅僅是大賢,甚至還有可能成聖了。

    下各派誰願看著,儒家再出兩位聖人?

    倘若儒家真出兩位聖人,那麽便是儒教一家獨大,到時何有其他教派的生存之地?

    再,封青岩摧毀幽都城,滅掉數百萬陰兵,乃是鐵般的事實。而幽都城和數百萬陰兵,則是鎮守惡鬼道的關隘和主力,是封青岩欲要放出惡鬼,也得通……

    隨著時間的過去。

    除了儒家之外,其他教派皆有憤怒之聲,張口閉口皆言封三鼎乃下之罪人,該以死謝罪。

    還有人上聖殿,請求聖殿剝奪封青岩的君子鼎。

    葬山書院。

    “這不是欺負人嗎?”

    有學子大怒不已,因為外麵皆是一片喊打喊聲,皆言封三鼎乃是下之罪人,“明明是幽都汙蔑,乃是幽都陰謀,為何如此人卻不願睜大眼睛去看去想?”

    “有人想要除掉君子。”

    書院裏有人歎息道。

    “為何?”

    有學子不解道。

    “君子實在太過出色了,一個便壓下下同輩。”有人搖搖頭道,“世人隻知封三鼎,可知他人?”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高於岸,流必湍之。”

    周昌蹙著眉頭歎息道。

    “現在該怎麽辦?”牧雨滿臉擔憂,才剛剛震驚於師兄的恐怖,但還不到半,整個下的風向突然變了。

    這很明顯,是有人在推波助瀾。

    但是,知道又能如何?

    封三鼎的確是引下聖道法則,摧毀了幽都城,滅掉了數百萬的陰兵。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