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抬棺

第14章 我的第一次出喪事(1/3)

    第十四章我的第一次出喪事

    跟著秋道人進了屋子,東屋坐滿了喝酒的男人,我們三人則是被帶到了西屋,單獨給我們開了一桌,葷素熱涼搭配了十六個菜,滿滿擺了一桌子。

    秋道人擼起袖子大塊吃肉大口喝酒,滿嘴是油,還不忘了招呼我們兩個吃,我沒有參加過這樣的喪宴,著實被眼前的席麵震驚了,不知道從哪個菜吃起來。

    “為師給你科普一下,昨晚你在棺材溝看到的那些棺材,叫做懸棺,最早起源於我國古代南方少數民族的葬式之一,是屬於崖葬的一種。”

    邊說,秋道人還不忘咬一口滿是肥油的雞腿,道:“是在崖壁上鑿出大小合適的口子,把棺材一起懸吊著塞進去,位置越高就代表著對死者越尊敬。”

    我聽懂了他想要表達的意思,說:“師父,這麽說這一代的人都是從南方遷徙過來的。”

    “看來你沒有想的那麽笨,不過是他們祖上遷來的,現在基本上已經沒了口音,有些規矩卻延續了下來,不論是請我們道士還是其他的神婆和陰陽家,那都要我們先大吃一頓,不吃怕我們不用心辦事。”

    秋道人一臉享受的表情,可能是覺得這樣的規矩讓他很滿意。

    秋道人相繼跟我說,在這一帶從事像我們這樣行業的,大致分為四個職業:道士、和尚、神婆和陰陽家。

    搬山道人自然屬於是道家的分支,神婆就是我奶奶那樣的,和尚各地都有被人熟知,唯獨這個陰陽家。

    陰陽家,最早起源於戰國時期,屬於諸子百家之一,自古以來的數術思想與陰陽五行學說相結合,並進一步發展,建構了規模宏大的宇宙圖式,嚐試解說自然現象的成因及其變化法則。

    當地的陰陽家,又被簡化稱之為“陰陽”,這類人隻拜天地,他們表現出和其他三種人不同之處便是有一手畫棺的絕技,當地也有叫畫材的,畫出來栩栩如生,特別漂亮。

    畫棺大致內容為天門仙閣,日月星辰,描龍繪鳳,山水花草,也有畫富貴不斷頭的邊紋,兩幫書寫“駕鶴西去,魂歸西天”或者“身臥福地,名垂千古”等。

    棺材兩個側麵多為明或者暗八仙,明的是人物,暗的是八仙的法器。

    後麵則幾乎差不多都是一個很繁瑣的圓形“壽”字圖。

    我聽得仔細,他說的明白,以至於給我一種錯誤的感覺,那就是這貨沒有文憑,但是很有文化,不過當西屋喝多的人過來敬酒之後,他就開始胡吹起來,上至九天攬月,下至深海捉鱉無所不能。

    搞得我實在聽不下去,原來隻要他自己不覺得尷尬,那尷尬的就是我這個當徒弟的了,於是拉著任靈萱跑到院子裏邊,讓耳朵清靜清靜。

    沒有蓋好的棺材,依舊可以看到那探上來的四肢,總感覺非常的陰森和變扭,在棺材頭前擺放著一張黑白遺照,相貌看起來並不慈祥,尤其是那雙眼睛又大又硬,整個往外凸出好幾厘米。

    看得我眉頭緊皺,便又拉著任靈萱直徑走到了街上,門口貼著挽聯,接了一盞鎢絲燈,風一吹那燈搖搖晃晃的,有一種說不出的詭異,要不是有她陪著我,自己寧願回去繼續尷尬。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