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河千裏,秦川知夏

第8章 小時光(3/3)

    隨著遊船慢慢地行駛,路過一個又一個與大運河相關的名勝古跡,詹知夏雖然事前已經對這些有所了解,但是依舊認真地聽著導遊的講解。

    “咱們遊船的第一站是盤門三景,分別是雄踞西南的‘盤門’水陸城門,橫跨運河的‘吳門橋’,臨流照影的‘瑞光寺塔’,這三景被奔流千年的運河聯結起來,成為蘇州古城的名勝區之一。

    “‘萬人碼頭’原名為‘犯人碼頭’,在清代,它是江南各地由水路上押犯人來蘇‘過堂’送審的專用碼頭,後來,改由陸路押犯人來蘇,碼頭不再使用,當地居民為避邪化吉,遂將名字改成‘萬人碼頭’。

    “覓渡橋,原名‘滅渡橋’,覓渡橋水段曾經水域寬闊,隻有靠船舶才能通行,但船夫時常欺淩旅客,甚至掠奪旅客的財物,就連昆山和尚敬修也差點遭殃,於是敬修上訴到官府,治了船夫的罪,同時發起募捐,建造橋梁。橋梁建成後,取名為‘滅渡’……”

    導遊的講解非常籠統,遠不如之前“白浮君”告訴詹知夏的一些典故和事跡,這也讓詹知夏了解到“白浮君”肯定對蘇州很熟悉,否則單憑網上收集的資料,絕不可能知道得那麽詳細。

    遊船慢悠悠地前行,一直從萬人碼頭到平門、齊門、婁門、相門,最終抵達人民橋後又原路返回。

    一路上,導遊除了講解兩岸的景點外,還頗為自豪地告訴遊客一些大運河申遺成功後,蘇州古運河兩岸的變化。比如高新區正在打造運河風光帶,它北起寒山橋,南至友新高架橋,穿過繁華的城區,臨近蘇州古城。

    隨著運河風光帶的興起,運河沿岸的變化日新月異,導遊推薦遊客們每次來蘇州都可以重遊一次大運河。

    晚上九點半,遊船返回新市橋,等第一批人擁擠下船後,詹知夏也順著人流回到碼頭。

    夜遊運河是詹知夏今天最後的計劃,但此時的她沒有回酒店的意思,而是迎著清涼的晚風,沿著大運河的岸邊散起步來。

    沒走多久,她便來到一處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築群,雖然是仿古建築,但是內裏頗具文藝氣息,看起來像是年輕人會集的地方,有大量的咖啡廳、明信片館、小酒吧等等。

    詹知夏看了看時間,見不是很晚,便準備找一個地方坐坐,徘徊之間,忽然將眼神定在了一個名為“小時光”的咖啡廳上。

    “小時光……”

    詹知夏忽然記起五年前她和前男友在蘇州的時候,在一家名為“小時光”的咖啡廳坐了許久,還各自在便利貼上寫了字貼在留言牆上,雖然咖啡廳的名字一樣,但是位置有很大偏差。

    是分店嗎?

    詹知夏猶豫了一下,還是走進了“小時光”咖啡廳。才剛剛踏入其中,熟悉的裝修風格便讓她確定,這應該就是五年前那家店的分店,而正當她生出這念頭的時候,一個驚喜的聲音忽然傳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