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1995

198 紐約熱(1/3)

    股票發行價是承銷商和發行人根據經營業績和靜態市盈率上報,經管理部門批準後向大眾發行的價格。

    新股發行價=每股稅後利潤*發行市盈率。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上市企業根本就沒盈利,甚至還在虧錢,利潤成了負數,那就沒法用這個公式去套了。

    因此,這種情況主要是參考同行的近期發行價格,以及行業發展前景、近期股市行情等因素。

    近些年的科技股上市公司,大多在上市前都未能實現盈利,用一堆虛無縹緲的願景向投資人畫大餅,吸引資金進入。

    當公司體量或者市場占有率,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運作公司上市,花股民的錢打牢基礎實現盈利,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最大的門戶網站雅虎。

    當然了發行價也不是隨便喊的,首先就要承銷商認可,放在flash,那就是主要承銷商摩根斯坦利認可你的發行價,否則如果開盤跌破發行價的話,中間的虧損就要承銷商來買單了。

    這怎麽可能呢?

    回到flash的股東會場,之所以會出現股東們想要臨時提高發行價,這要是沒有承銷商的暗中授意,元老派和微軟派閑得慌才回去推翻原本的發行定價。

    那麽從中搞事的自然就是躲在文件堆後麵的瑪麗·米克了。

    三年前,網景上市的時候,身為摩根斯坦利的研究員的瑪麗·米克是該項目的負責人,也是在即將公布發行價的時候,將原本的14美元定價,直接翻了一番達到了28美元,當日網景以60多美元收盤,並且一路上揚到一百多。

    瑪麗·米克也被認為是打了一個漂亮仗,一舉贏得了“矽穀女王”的名頭。

    從近來的科技股受追捧的情況可以看出,flash開局必定破發,哪怕定在60美元依舊會破發!甚至100美元都刹不住!

    同行們各個都翻倍破發,沒道理flash一個撲街,對這一點,屋裏的所有人都有信心。

    既然發行價越高,公司收益就越大,那為什麽時代華納幫卻希望維持目前的價格呢?

    明麵上的說法,是因為公司尚未盈利,我們需要給與市場信心。

    1990年前後,美國兩位經濟學家推出了“信號理論”。

    這個理論認為,上市公司內部人員和外部的投資者之間,存在著信息不對稱。

    外部的投資者是無法分辨公司的好壞,而公司也無法簡單通過言語來讓投資者充滿信心。

    那麽,最好的方案就是“行勝於言”。

    簡單來說,就是上市公司要有慷慨的行動,將真金白銀放在桌子上,任由那些打新成功的投資者拿走。

    “信號理論”的一個核心的要點就是,上市公司故意把ipo發行價定得較低,因為把發行價定得低了,盡管公司受到了損失,但是,這個信號可以傳遞給外界:“你看,我未來會發展非常得好,我可以承受得起這麽大的損失,你們盡管來薅羊毛吧!”

    時代華納幫,認為8月geocities上市,9月ebay上市,市場潛力已經被耗盡,大幅度破發顯然不可能,隻有控製發行價,才能創造大幅溢價,製造出flash被追捧的現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