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1995

185 再次合作(3/4)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嗯,研究出禮貌拒絕斯皮爾伯格的方式。

    可惜到家以後,臨時兼任韋德馬克映像總裁的白奎因,因為過於忙碌,竟然將這件事給忘幹淨了……

    這次一見麵,斯皮爾伯格就主動詢問他對那個劇本的感受。

    不等白奎因開動腦筋試圖用一些模棱兩可的話語拒絕,斯皮爾伯格便主動說道:“抱歉,上一稿故事大綱已經作廢了,大衛·弗蘭佐尼為你量身訂做了新的劇情走向,我也覺得你留起胡子之後,可以飾演更為成熟的角色……”

    這就作廢了?更為成熟?

    白奎因想起六月那天,和斯皮爾伯格見麵時,作家兼編劇大衛·弗蘭佐尼也在。

    當時自己因為飾演《戰爭之王》中尼古拉斯凱奇的弟弟,需要一個比較頹廢的形象,因而留了絡腮胡,這就給第一次和自己見麵的大衛·弗蘭佐尼留下了,他可以出演比實際年齡更為成熟的角色的印象。

    一開始聽斯皮爾伯格說起想要和自己再合作一部電影,白奎因本以為有機會接過年紀已經不小了的哈裏森·福特的鞭子成為新一代的印第安納·瓊斯。

    哈裏森福特都快六十了,該交出“印第安納·瓊斯”的名號了,沒看007都換成了更加年輕的皮爾斯·布魯斯南了。

    白奎因迫切需要一個係列電影,他和小李子、馬特·達蒙不一樣,那兩個家夥什麽都能演,而他的形象決定了,他適合的角色不多,更適合走係列電影加經典角色的路線。

    再加上係列電影向來是圈錢利器,白奎因從來不嫌棄錢多。

    不久前買豪宅還需要環球音樂提前結算他的單曲和阿姆專輯分紅的經曆,告訴白奎因,股權和身家在你急需用錢的時候,就會大幅縮水,所有人都巴不得這時候宰你一刀。

    卻沒想到,斯皮爾伯格拿出來的,是大衛·弗蘭佐尼創作的新電影。

    大衛·弗蘭佐尼和夢工場簽署了三部電影的合約,已經履行了一部,希望白奎因做主角的是第二部。

    大衛·弗蘭佐尼和斯皮爾伯格合作的第一部電影是《勇者無懼》,勇敢地和大船同期上映,果不其然被撞沉,3600萬製作成本在票房上僅僅回收了4400萬,以夢工場孱弱的線下發行能力,回本幾乎不可能。

    這裏的“線下發行”,指得是北美電影院線以外的發行渠道,包括電視台買斷、錄像帶市場和海外發行,海外發行又分片商買斷和院線發行。

    之所以說夢工場的線下發行孱弱,是因為夢工場的海外發行隻能做買斷發行,並不具備海外院線發行能力。

    除非大熱影片或者奧斯卡獲獎影片,否則海外院線很少會出高價買斷,而更喜歡票房分成的形式以確保自己旱澇保收。

    人家片商不上門收購,就隻能自己想法賣出去。

    但是如果一個國家一個國家地主動尋找院線合作,那需要大量熟悉當地市場的雇員,這對於奉行“精兵簡政”能用臨時工絕不增加正式崗位的好萊塢製片公司來說,負擔就太大了,不是一年有十幾部電影產出的大製片廠,是根本養不起那麽多人的。

    所以哪怕夢工場被視為“小巨頭”之一,依然沒有自己的海外發行能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