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劍盛唐

第五百九十九章 求穩的李世民(1/2)

    第五百九十九章 求穩的李世民

    李誠笑而不語,其實他也是後來才反應過來,這不過是李世民一手導演的一出鬧劇。

    不然那個言官怎麽可能老實的趴在地上,不為自己辯白呢?誰沒幾個朋友?那種情況下,出來幫忙說說話,其實也沒啥損失。千萬不要小看古人的智商,所以李誠在大殿上醒悟過來後,原本就無所謂的心態更堅定了。

    這事要不是李治沉不住氣跳出來,其實還真的能看看其他大臣的反應。結果李治跳出來了,別人都不說話了。有儲君站出來說話,得利著樂的觀望。同樣,利益受損者也不會冒險得罪李治,維護利益的成本太高了。

    李治終究是在皇宮裏長大的,很快就反應過來,低聲問:“父皇的意思?為什麽啊?”

    “這個就要看你自己了,我說出來沒意義。”李誠笑著回答,同時心裏在想原因。

    “難道說,父皇其實是反對海運的?上個月江南道刺史上的奏折,希望改漕運為海運。”李治想起了看過的奏折,自言自語一番。

    李誠一臉平靜的看著李治在那低頭沉思,心裏得出一個判斷:李世民怕是真的覺得身體不行了,在他走之前,不打算有任何改變。即便海運利國利民,也不會動搖李世民求穩的心態。這時候有個言官出來反對很正常,隻是沒想到李治會反應激烈。

    李世民沒想到李治會那麽激動,但又不能去打擊李治的積極性。最終選擇了淡化此事,這樣分析之後,言官在平康坊放消息的舉動就能解釋的通了,穩贏的局麵啊。隻是怎麽都沒算到,太子反應劇烈,當時把韓慕言嚇傻了都。

    李誠拍了拍李治的肩膀:“以後你就明白了,穩定壓倒一切!”還有一件事情,李誠沒法跟李治說,那就是李世民隻要還活著,就一定會死死的攥著手裏的權利。這是皇帝的特性,沒有一個皇帝能免俗。

    “師傅的意思,弟子不是很明白。”李治有點迷糊,李誠歎息一聲:“聽政觀政,帶耳朵,帶眼睛,少說話,多看,多聽。”

    李治的臉色突然變得的極為難看,說話都帶顫抖的:“師傅,弟子是不是做錯了?”

    “談不上,殿下要是一點反應都沒有,反而不美。現在的反應雖然有點激烈,但也不算是壞事。畢竟殿下還年輕,而且沒有私心。”李誠安撫了一句,李治陷入沉思之中。

    良久李治才歎息道:“弟子好像明白了。”李誠笑了笑:“微臣告退!”

    光陰似箭,立秋這一天,龐大的隊伍離開長安往東,奔著泰山而去。

    李治留守監國,李世民在征求李誠意見時,李誠做出了留守的選擇。隨行的隊伍中,長孫無忌顯得有點不安,病秧子馬周勉強支撐著給皇帝送行的一幕,讓長孫無忌心裏很不舒服。

    太子是未來,現在的太子,對李誠言聽計從,是不是應該提醒一下皇帝呢?

    長孫無忌還是決定放棄這個念頭,原因很簡單,李誠幾乎不對朝政發出任何意見。總是不斷的在附和,附和,還是附和。別人說什麽,他都不反對,真是太討厭了。李世民多次在朝會後留下李誠,都談了一些什麽,長孫無忌無從得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