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劍盛唐

第五百九十六章 惜身(1/2)

    那可是淩煙閣上第一人長孫無忌,麵對來自他的進攻,李誠不敢有半點馬虎。身上背負的東西太多了,這些都是必須背負的,除非他甘於平庸,在這盛世苟且一生。

    李二的心思還是兩個字“平衡”,盡管他意識到今天的朝會不正常,最終還是沒有明確的表態。即便李誠拋出了“黨爭”這麽嚴峻的話題!

    如果有可能,李誠非常願意和長孫無忌合作,共同打造一個巔峰大唐。最終選擇是歸隱還是遠走海外,都不是太重要的問題。

    現實是長孫無忌的性格決定了他不可能和李誠合作,這就很討厭了。李誠從嶄露頭角至今,不知道有多少機會可以合作,長孫無忌始終沒有伸出友誼的手。甚至李誠被“逼”遠走的過程中,長孫無忌居功至偉。

    李誠一點都不喜歡這種勾心鬥角的生活方式,但是沒法子,李二就沒打算放過他。從這點看來,長孫無忌還是很了解李世民的。深知皇帝不可能接受他和李誠親密合作。所以才擺出一個對立的姿態,最初是姿態,慢慢的演變成為了對壘。

    接下來的幾年,如何應對?李二進入暮年後,男性的功能日漸喪失,性格出現了一些扭曲。不然也做不出推倒魏征墓碑的事情。現在因為遼東大獲全勝,魏征的墓碑也沒恢複。淩煙閣有沒有魏征的名字,還未可知呢。

    也不知道李二怎麽想的,名字公布的過程一點都不幹脆。這樣一個李世民真的很難琢磨。思來想去,李誠還是決定隱忍,在朝堂之上盡量不要表態。耐心的熬死李二再說。

    不過有件事情,李誠還是決定要做的,吩咐準備紙筆,寫了一份奏折。啥內容呢,給魏征翻案的奏折。這份奏折李誠沒走正常途徑,而是準備悄悄送到李世民的案前。

    結黨爭鬥是不可能的,李世民對於黨爭肯定是有警惕的。必要的鬥爭也不能少,不然李世民沒戲看,多疑的性格會讓他生出別的想法。

    大朝會之後的小朝會,李世民又留下李誠,沒有別的大臣時李誠才掏出奏折:“陛下,臣有奏本。”

    李世民露出狐疑的表情,這可不是正常渠道,說明李誠是不想被別人知道的。再者,李誠是有蜜奏權利的,隻是他一直沒用。這肯定不算是密奏,因為不是通過內侍轉呈不說,太子李治還在一邊看著呢。

    最終李世民立刻展開奏折看了起來,三兩下就看完了奏折,抬頭冷眼看著李誠:“你就這麽希望朕懲罰你,把你貶出長安麽?”

    李治聽了臉色巨變,李誠倒是很淡然的躬身抱手:“陛下登基以來,勵精圖治,才有這鮮花似錦,烈火烹油的大唐盛世。臣真的不希望,後人詬病陛下無人君之雅量。”

    李治很想看奏折,又沒那個膽子。看著老爹黑著一張臉,勸又不敢,不勸有不安心。真的給李誠踢出長安,李治第一個能哭出來。

    李世民陰沉著臉,久久不語,似乎一場暴風雨在醞釀。李誠表裏如一,一點都不帶驚慌的。這份奏折,如果李世民不在朝會後留下李誠,就不會在私下場合出現,李誠會等待下一次大朝會拿出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