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劍盛唐

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爭準備(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登州水師在一年之內,暴兵達到兩萬。陸戰營也進行了擴充,含陌刀兵五百,輕騎五百,弩手五百,長槍兵五百,刀盾兵五百,後勤輜重營一千人(工兵和運輸兵)。

    水師兩千料大船五十艘,千料大船一百八十艘,五百料一下各類大小船隻八百餘艘。就這還沒有進行民間動員,這些年登州海貿發達,海上捕魚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一旦進行動員,李誠有把握湊集船隻總數達到兩千條。運輸張亮的一軍人馬,根本就不需要動用水師的船隻,民間的船隻搜集一下就搞的定。

    大唐的戰爭機器轉動了起來,高句麗自然不會沒有反應。但是也沒有太好的辦法,乙支文德隻能是不斷的鞏固城防,進一步拉攏百濟,做好應對戰爭的準備。

    高句麗的乙支文德也是一代梟雄,曆史上李世民三征高麗未竟全功,隻是重創了高句麗的經濟。加速了高句麗內部的矛盾激化,乙支文德死後,高宗輕鬆搞定高句麗。

    唯一令人費解的是百濟,高句麗的情況如此糟糕,百濟還是跟高句麗綁在了一起。真是沒法理解,從戰爭的角度出發,站前李治是派人爭取過百濟中立的。可惜被拒絕了。

    貞觀十八年秋,比曆史上提前了一年,李世民親征高句麗。

    唐軍在幽州設大營,四萬衛軍,各路府兵,幽州大營總兵力達十五萬之眾。另在登州設分營,生怕李誠鎮不住場麵,老將李靖被再次出山,坐鎮登州指揮李誠和張亮的兩支人馬。

    張亮麾下河南道各州兵馬兩萬,李誠麾下水師以及陸戰營三萬人。加上幽州大營,征伐高句麗的總兵力達到了二十萬萬。這一點比曆史上要多出十萬兵力,主要是財政更為寬裕的緣故。曆史上十萬大軍征討高句麗,其中六萬兵力在負責後勤。

    張亮的水師基本沒有起到作用,所以李世民第一次征伐高句麗沒能成功。

    這一次,因為李誠的提前布置和準備,加上國家財政空前的良好,李世民可以武裝更多的士兵,調集更多的人馬,決心畢其功於一役,一戰滅其國。

    高句麗之戰,最大的問題就是攻堅難度太大。李世民正在關注攻城器械運輸的問題時,李誠親自押送一支車隊,來到了幽州。

    李世民頗為驚訝的見了李誠,見麵之後很不客氣的開噴:“豎子,不在登州備戰,跑到幽州來做個甚麽?”

    李誠笑嘻嘻的上前道:“陛下,還請移步出城,微臣請陛下看點有趣的事情。”

    換成別人,李世民能一個大嘴巴扇過去,這在準備打仗呢,三軍整備之中,你跑來請陛下出城去看熱鬧?但這是李誠啊,李世民想了想,還是點點頭,帶著五百飛騎跟著李誠出城。

    城外一僻靜的曠野處,李誠遞給李世民一把單筒望遠鏡,抬手一指前方的一個小山包道:“陛下,靠近了太危險,站在此地用這個看的比較仔細。”

    “裝神弄鬼!”李世民倒是沒發火,吐槽之後接過了望遠鏡,李誠指導之下開始用望遠鏡觀察大概在一千米之外的小山包。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