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劍盛唐

第五百六十三章 爛泥扶不上牆(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殿下,朝廷掌握貨幣的發行權利這一點,萬萬不可動搖。曹魏時期推出的值百錢,其目的在於集民間之財為朝廷所用。廢除貨幣交易,等於朝廷自斷雙臂。”李誠很嚴肅的警告。

    聰明的李治秒懂李誠的意思,原來事情的關鍵在這裏。

    “師傅的意思,是不是推出大錢,朝廷說了算。權利在手裏,用不用在我。危機之時,用上一次兩次也是可以的。”李治這個財迷,想明白其中的好處後,心頭一陣雀躍雙眼放光。

    “我勸殿下最好不要作死,財富是可以創造出來的,掠奪民間財富這種事情要有度。”李誠想了想,還是適當的警告一下。李治心裏有這個概念其實不是壞事。

    為什麽這麽說呢?李誠是個現代人的思維,現代社會的通脹不就是變相的收稅麽?說到稅收,唐朝的稅收簡直低的令人發指好不好?而且唐朝的稅收,主要來源是自耕農。

    隨著時間的推移,土地兼並日益嚴重,朝廷的稅收自然就不斷地減少。這種情況站在皇帝的角度看,短期內能見效的手段就是對外擴張 移民。唐朝時期受限於交通和自然環境,戰爭成本太高了。一次兩次還行,多了國家財政撐不住。

    看看漢武帝就知道了,文景之治積攢的家底全部打光不說,各種手段斂財也燒個幹淨。

    眼下的貞觀年因為李誠的亂入,情況要好很多。至少現在朝廷的庫房裏,錢堆積如山。要不是李誠搞了個錢莊拉朝廷入夥,民間貨幣不足的現象更為嚴重。

    金融方麵李誠自己也是個外行,但是他這個外行掌握的知識在唐朝足夠用了。

    “還有一點,錢這個東西放在手裏不用,那就是個死物。朝廷要學會用錢生錢。”李誠還不忘記教育李治,給這個未來的皇帝開拓一下思維。

    李治的腦子還在前麵的問題裏,沒注意聽李誠的話,而是自言自語道:“朝廷放棄貨幣發行的權利,沒了斂財的手段,民間士族不受影響,日漸強大。反之,朝廷越發孱弱。這也是西晉敗亡,東晉偏安的根源所在吧?”

    李誠聽了點點頭道:“說的有道理,士族門閥過於強大,皇帝的權利被架空,成為了傀儡。這是曆史給後來者的教訓,當引以為戒。”

    不願意在金融問題上多說,趕緊把話題拉回來。這年月對於皇帝來說,什麽都沒有龍椅重要。李治果然被吸引回來了,連連點頭道:“學生記住了。”

    “土地兼並的現象,先生以前說過,似乎無法根絕。”李治的問題又來了,現在正是好學的時候。這家夥倒是很想做個有所作為的皇帝,畢竟老爹幹的不錯,他有壓力的。青史留名什麽的,對於華人來說誘惑太大了。

    這東西怎麽說呢,到了皇帝的位子,財富和女人都不缺了,求的不就是個名聲麽?而且中原王朝對記載史冊這個事情看的非常嚴重,青史美名還是罵名,差別太大了。

    “這個世界上哪有千古不變的法則?任何規則都要與時俱進,被曆史拋棄的人物和家族還少麽?任何規則都要符合實際情況,將來的事情不用你操心,隻要管好自己當下的事情就好了。”這話說的很好聽,實際上還有一個說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