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劍盛唐

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容易啊(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同樣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同樣的態度,但是表達方式卻各有不同。人說話,還是要附和自己的身份。有的態度,隻能用別人能接受的語言表達出來。

    換成李誠用了長孫無忌的答案,李世民心裏就會覺得,你連宰相都不是,操什麽閑心?現在李誠用一個旁觀者的心態反問李世民,陛下想過李恪的資格麽?

    這答案就是一種對皇帝誠實的態度了,不對比兩者的條件,而是尖銳的指出問題所在。而且李誠說的很藝術,他表示李世民隻有判斷,自己說啥都是浪費口水。

    這樣以來,之前那些勉強被李世民壓下去的困難,再次浮現,李世民必須去麵對了。連李誠都看到的困難,其他人能看不到麽?李誠還有另外一層意思,那就是李治符合多數人的利益。這句話沒有明著說,隻是隱藏在話中。

    “朕這個皇帝……,唉。”李世民不禁長歎一聲,言猶未盡處,應是:不能從心所欲。

    李誠真的不想說話,這時候想說句合適的話太難了。但又不能不說,這時候說句合適的話,比平時拍什麽馬屁都強百倍。

    “陛下居高俯瞰,所思所慮,不外大局。治大國如烹小鮮,陛下手持乾坤,平衡陰陽,自然是極難的。”李誠算是絞盡腦汁,才算是說了這麽一句話。

    李世民聽了果然眉頭舒展,露出豪邁之色,大聲道:“更難的時候都過來了,眼下的時局,確實不易多動。”

    君臣二人這一番對話,算是有點知己相談的意思了。

    李誠強調了一下“大局”,古往今來的所謂大局,不外“平衡”二字裏頭做文章。平衡的具體表現是什麽?不就是國家格局穩定麽?在穩定的格局下進行微調,這是李誠給出的建議,所以才有了“平衡陰陽”之說。

    李世民也認清了這一點,當前的格局求的是穩定,實在是不適合大動幹戈。

    李誠沒有對太子的位子提出任何建議,但是卻一針見血的指出當前朝局的關鍵所在。東宮穩,則朝局穩,朝局穩,李世民“泰山封禪”的計劃才能重啟。對年齡已經不小的李世民而言,泰山封禪的宏願,實施的節奏要加快了。

    如果不是李承乾的東宮生變,憑著安西都護府的開疆拓土,李世民就已經有資格去走一趟泰山了。現在則顯得不那麽充分了,必須要有更大的功業來支撐。不然很難服眾!

    告辭出宮的李誠走半道上停下了,路邊站著一個小姑娘,臉上是依戀的微笑,緩緩的躬身道福:“明達見過先生。”

    因為李誠的幹擾,這個本該早夭的小姑娘,現在有點茁壯成長的意思。身體弱的缺點,因為運動和飲食好的結合,不再是弱不禁風的樣子。

    沒娘的孩子懂事早,李明達也是如此。按照史書上的記載,李誠還真不太拿她當小姑娘看待。緩緩的抱手,李誠微笑回應:“殿下如何在此?”

    “宮裏煩悶的緊,明達欲往城外住上幾日,巧的是遇見先生,這一路倒也有個說話解乏的人了。”小娘子臉上笑的眼睛眯成了縫,一股子親近的氣息撲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