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劍盛唐

第五百五十六章 煙消雲散(1/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隨手拍死了李泰,美滋滋,李誠心情很好。關鍵是幹這活的人不是李誠,還夾帶了長孫無忌和褚遂良。這樣一來,得罪人的事情實際上是前麵兩位大佬在扛著。

    說心裏話,如果不是為了在李治心裏留下一個印象,李誠都不會在這個問題上開口。

    李泰,跳梁小醜罷了!說的難聽一點,連李佑都比不上的貨色。什麽才高,扯淡。

    《擴地誌》這本書,李泰不過是抓個總而已,甚至連主意都不是他出的。

    在奪嫡的問題上,往往跳的最歡的那個人就是失敗者。這一點曆史已經證明過多次了。

    實際上李泰在李承乾謀反案子爆發後,什麽都不要做就足夠了。想要表現兄友弟恭,說什麽“殺子”的屁話?什麽都不說就最好了,什麽都不做就最好了。

    可惜,李泰不懂這個道理,一門心思的在努力的“表現”自己,欲速則不達。

    回到家中的李誠才進門就看見了站在台階下的李治,步履微微停頓時,李治抱手長揖:“治得先生為師,三生有幸。”

    李誠淡淡的笑了笑:“你消息倒是靈通,此事非李某一人之功。”

    李治想到了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微微撇嘴:“別人,有私心。”

    李誠聽了忍不住露出苦笑,上前拍了拍李治的肩膀:“以後不要這麽看問題,這是不對的。”李治聽了麵色肅然道:“請先生教我。”

    李誠背著手往裏走,一邊走一邊低聲道:“隻要是個人,就會有私心。大司空,諫議大夫、誠,皆有各自的算盤。晉王據高位,當牢記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上位者當透過現象看本質,全局無礙的前提下,私心可以忽略不計。”

    李治略顯青澀的臉上,露出一絲凝重:“舅父的私心可不小呢。”

    李誠點點頭:“晉王能看的清楚最好了,事物是不斷在變化的,所謂此一時,彼一時。沒有一勞永逸的手段,隻有與時俱進的微調。任何手段都應當建立在吏治的大局之上,朝堂上時刻要有活力,不可死氣沉沉。”

    李誠當然不會錯過當帝師的機會,尤其是在李治勝局已定的時候。

    李治聽的極為仔細,以前李誠是不會這麽幹脆的教他這些東西,教的都是一些體察民情,開闊眼界的內容。現在教的則是在皇帝的位子上,該如何掌握全局。

    “道理你知道就行了,將來在實踐中慢慢的領會。君王治國,首在吏治。本朝與士族共天氣,其中的弊端很明顯。即便是英明如陛下,也有備受掣肘的時候。”

    “陛下開科舉,其用意何在?”李誠說到這個,不禁想起曆史上的武則天是怎麽幹的?武則天對門閥士族是又打又拉,對李唐宗室卻是下了狠手。玩銅匭告密,大興冤獄,最大限度的清除李唐皇室的影響。

    師徒二人聊了半個時辰,李誠一直在講的都是關於治理國家的一些手段。重點在吏治,在穩定的基礎上廣納寒門,在興工商,在開海。

    李誠猜想,如果將來工商業大行其道,唐朝會走向一個什麽局麵,真的不好說。也不知道是好事呢,還是壞事。不過李誠覺得肯定不會太差,隻要不像明朝那樣就行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