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劍盛唐

第五百五十四章 陡然生變(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李恪的判斷,李誠沒有左右決定太子位子的能力,但是破壞李恪的計劃很輕鬆。這就是天子近臣的作用,李誠就算躲到登州,李世民有點事情也想問問他的意見。

    最後的答案,李恪一定是病急亂投醫,並沒有什麽太大的威脅。但是李泰就不一樣了,李泰做了皇帝,對長孫無忌來說真不是啥好事情。怎麽說呢?長孫無忌不喜歡李泰,他更喜歡李治這個看起來有點軟弱的外甥。

    至於李誠最後問李麗質的那句話,無疑是在提醒長孫無忌,李泰做了太子,長孫家的好日子未必就能延續。當然這裏也不排除李誠的私心,因為李泰和李恪都排除了,就剩下李治。而李誠恰好是李治的老師。

    從這個意義上看,支持李治是能得到李誠的竭力幫助。更重要的是,李泰為了爭奪太子的位子,對李承乾做出的一係列舉動,長孫無忌看在眼裏,記在心裏。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原因,就是房玄齡的態度。

    都是首席宰相,長孫無忌和房玄齡之間一直存在爭鬥。房玄齡作為李承乾的太子師,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不稱職的。長孫無忌的判斷是李承乾是瘸子,而李泰一直顯得很有才。大概因為這些,決定了房玄齡的態度。有沒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呢?不得而知。

    不管怎麽說,長孫無忌在這個關鍵的時刻,因為李麗質帶回的消息,堅定了決心。

    長孫無忌做出的反應是出門去找褚遂良,兩人都談了一些啥,沒有第三者知道。

    當日下午,李誠見到了一本正經的大太監,手裏拎著佛塵的大太監尖銳的嗓音道:“口諭,明日小朝會,豎子必須到場,如有推脫,以後別在朕眼前出現。”

    李誠一攤手:“無可奈何,回陛下,臣去就是了。”口諭不是聖旨,至少在唐朝來說,口諭不能當聖旨對待。唐朝的皇帝,還沒到用口諭當聖旨的地步。

    看起來,李誠很無奈的樣子,大太監滿意的走了。來之前就知道,這小子不情願,不願意摻和進太子位子人選的事情中。但是李世民不打算放過他,決定要把他留給太子做幫手。

    李誠來到小朝會的時候,大殿台階下遇見了趾高氣揚的李泰。在此之前,李泰得到了李世民幾乎肯定的答案,立他為太子。這個時候的李泰,以為自己勝券在握了。

    李誠麵色平靜的抱手,身子微微一側,站在道旁。李泰稍稍停頓,斜睨一眼後,當仁不讓的大步上台階,先一步進了大殿。絲毫沒有察覺到,身後的李誠臉上那詭譎的笑容。

    今天是個好日子,就在今天,會上演一出宮廷大戲。李誠很喜歡看戲,他今天來這裏其實並不是被動的,他是真的想看這一出曆史上真實的大戲。

    目送李泰的時候,李誠一點都不著急,正準備慢慢的往裏走時,衣袖被人拽了一下。回頭一看,李治跟小鵪鶉似得,一臉羞澀的微笑。李誠回了一個鼓勵的笑容:“殿下先請!”

    李治後退兩步,站出了道外:“師傅先請!”李誠見狀歎息一聲,沒有說話就先動步了。這會李誠算是看明白了,就李治這個做派,李泰輸的不冤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