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劍盛唐

第一百三十二章 善後(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五天的時間能幹多少事情,玩過期貨的人都知道,別說五天了,五分鍾就能讓一個身家千萬的人破產。所以,五天的時間,足夠李世民找夠人頭,然後把李誠囤積在城外各家農莊的二百萬石大豆,以人頭

    分散的五天期貨方式賣出去。這些人操著外地的口音,收一成定金!

    李世民需要一個借口來插手市場,否則就是與民爭利,要被人噴死。現在這個借口有了。就算是一成的定金,李世民也賺的盆滿缽滿。更何況,唐朝的商人哪裏曉得,商界還有這種坑人的手段。就算是最老練的掌櫃,五天後交貨的大豆,價格按市場價格八折,數量也不是很大,隻要一成定金

    ,看著眼前大豆的價格,毫不猶豫的交定金簽合約。

    大豆交貨的日期到了,長安城裏想死的商人和掌櫃無數。

    李世民這個皇帝,在李誠的協助下,一手操縱了這長大豆戰爭,賺到手的錢是十萬貫。這個時代的商人最重的就是一個“信”字,因為商人的社會地位低下,如果沒有信譽做支撐,生意你都做不成。所以,就算市麵上大豆的價格從五十文一石,跌到二十文一石,五天期貨依舊全部完成了交易

    ,一筆跑單的都沒有。一些心理素質不好的商人,又沒啥大背景,他們選擇了死來逃避。據統計,這一次大豆風波,倒是三十餘人上吊。相比與整個長安城的權貴和士族,這三十幾個人不過是滄海一粟。他們的死,換來的是不

    過是一聲歎息。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唯一讓李世民意外的是,有十幾個胡商牽扯了進來,他們做了同一件事情,就是在大豆價格達到五十文一石的時候,以四十五文一石的價格,買進了內府的大豆期貨。李世民掙錢了,但是心裏卻很不踏實,因為長安城的大豆實在是太多了,內府放出二百萬石的大豆後,價格開始跳水。次日就跌到二十文一石,又過了一天,大豆價格跌到十文錢一石。即便是這個價格,

    大豆也無法再賣出去,隻能堆在倉庫裏。

    李世民心裏非常的不安,作為一個皇帝,直覺告訴他,這事情不能這樣下去。所以,賺錢之後的李世民,沒有先感謝李誠,而是把他叫進宮裏,開口便問:“如何收場?”

    李誠看著皇帝,心裏很不爽,你掙錢的時候怎麽不想怎麽收場呢?

    但是這場大豆戰爭因自己而起,又因自己而導致現在的局麵,還有皇帝大腿的因素。李誠稍稍沉吟道:“陛下,解決之道還在朝廷。”

    李世民不動聲色,朝廷牽扯到商界的事情,以前都是用刀子說話,這一次李誠教他用商業手段說話。狠狠的開了一把眼界之後,李世民決定虛心請教。

    這時候李世民想起了李誠說過的話,“吟詩作賦非我所長,種地經常才是強項”。看來,這豎子沒有撒謊,他經商真的很厲害,種地還要等等看。“大豆可以榨油,榨油之後,豆餅是一種絕佳的飼料。所以,臣建議,朝廷出資,以每一石十五文錢的價格,收購大豆,避免商人血本無歸,傷了經商的積極性。同時,還能彰顯朝廷的仁德,最後,還可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