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劍盛唐

第二十九 章結義(1/3)

    突然有人在身後開口:“後生,你沒想過不能活著回去?”

    李誠頭也不回便隨口回答:“買骨何須桑梓地,人生何處不青山。”習慣性的裝完,發現不對了,回頭一看,身後站了好些個大佬,都是笑眯眯的。李道宗是認識的,其他的人就一個都不認識了,怎麽來了這麽多人?

    李誠起身,拱手致意:“後生晚輩李誠,見過各位長者。”

    李道宗聽了忍不住打趣一句:“自成,你有軍職在身,不行軍禮,不怕軍法麽?”

    李誠聽了搖搖頭,微微一笑:“誠何來軍職之說,不過適逢其會,不忍棄營中兄弟而去,故而隨軍而戰。而今戰事告一段落,鄯州斥候營人人帶傷,不得不回。故而行晚輩之禮。”

    李靖在一邊歪樓:“後生,你這詩隻有兩句,全文何在?”

    “隨口而作,就這兩句。”李誠已經習慣了這麽幹,別人怎麽想才不管呢,自己裝個夠本再說。一介草民,在大唐這個皇帝和新舊貴族共治天下的時代,聲望是唯一的選擇。

    “既無軍職,軍功算在何人頭上?”李靖又轉了回來,其他人都不說話了,看著李誠的反應。李誠撓撓頭:“是啊,軍功怎麽辦呢?要不給崔成吧,還有鄯州斥候營的兄弟們,大家分一分就是了。”

    眾人驚愕,這已經不是謙虛那麽簡單了。

    “李誠,可知此番是何等功勞?”李道宗相對比較了解這貨,特意問了一句。

    李誠一攤手:“不知道,就算知道也無所謂。在下就想著回到祖籍藍田,做一個農夫。”

    “嗬嗬,有功不賞,小子是在取笑本總管不成?”李靖收起笑容,一臉厲色。

    李誠歪歪嘴,一點都沒有害怕的意思。換成侯君集這麽做,李誠還是會擔心一下的。李靖?嗬嗬嗬,現在看著風光,回頭被人誣告,立刻閉門謝客。這人啊,能耐大,但是活的卻很累,為啥啊?一直被猜忌唄。功高震主,又沒有造反的心思。

    侯君集這家夥就不一樣了,小心眼,腦後有反骨。這種人千萬別得罪他。

    李靖一看威脅沒效果,直接翻臉:“想走?嗬嗬,傷兵營被你搞的亂七八糟,就想這麽一走了之?欺某年邁記性不好,忘記了軍法麽?”

    李誠無語了,這都六十多了,還這麽不講理。不過仔細想想,這幫人生活的時代,都不是講理的時代吧?從隋末開始,一路砍到現在,讓他們改變風格講道理,難度有點大。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李誠還是決定最後頑抗一下,李靖聽了這話微微一笑:“小子,現在你就是傷兵營行軍司馬了,那些受傷的士卒,能多救一個,就是一份功德。”

    李誠聽到這裏,忍不住歎息一聲:“如此也罷,在下就勉為其難。隻是庫山之地,缺醫少藥,於傷員恢複不利。要把傷員送回去呢,千裏行軍難度不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