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閣雲階

第2843章 矛盾(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曆史賦予了王母山脈種種神話傳說,它被稱之為華夏第一神山、萬祖之山或玉山。王母山在華夏民族的文化史上有著顯赫地位,古人稱之為華夏的“龍脈之祖”。正因為種種的傳說,也使得金沙玉被賦予了一層神秘而高貴的色彩,一兩千金,供不應求。

    最近十年,金沙玉的價格被炒到了一個讓人歎為觀止的地步,也正因為如此,玉礦山資源十分稀缺,爭搶不斷,時有小規模的流血衝突發生。金沙現在有幾十萬采玉人、幾千台挖掘機、千萬家玉商,以及不計其數的投資者和收藏家趨之若鶩。當然,金沙玉帶來了財富,也帶來了水土流失和風沙。

    金沙從古代開始就有一套嚴格的撈玉、挖玉製度,王公貴族十分珍視金沙玉,奉為珍寶,采玉季節開始,要舉行采玉儀式,國王都會親臨現場。這有點像現今領導人奠基和剪彩之類,無非是討個好彩頭。

    從古至今采玉就有官采和民采之分。官采就是在官方人員的監督下,由采玉工人撈玉,所得之玉全部歸官。官采也有嚴格的規定,官兵層層把守,河中的玉石財富,全為官府壟斷攫取,老百姓什麽也得不到。

    至於民間撈玉,長期受到官方嚴禁。為阻止民眾自行撈玉,清政府派重兵把守,直到清末才開玉禁,規定在官家采玉之後或官家采玉範圍之外進行,人們在白天或晚上分散揀玉或撈玉。

    西北現在的采玉分布同那時有點相似,除掉央企把持的礦山,剩下的一小部分由地方經營,還有一些零星自發組織在一起的采玉工人。當然,最後一類“散戶”也是最危險的。要想采到好的玉石山料就要深入幾千米海拔的大山之中,古人就說過:“千人往,百人返,百人往,十人返。”可見有多麽的危險。

    隨著玉石價格上千倍的增漲,各方矛盾迅速激化,礦山就擺在那裏,誰不想挖?從本地人的角度來看,他們對外來采玉人的敵視也可以理解。他們曆代生活在這裏,到頭來財富歸了別人,心裏有氣很正常。

    長期的心理不平衡,再加上當地民風彪悍,最近幾年采玉者之間的矛盾集中爆發了,時有慘案發生。沒有人站在當地百姓的處境想問題,在官方企業看來他們都是違法的刁民,互不理解、互不信任,漸漸的衝突越來越嚴重……

    說到這裏,趙金晶長歎一聲,無奈道:“現在河裏的子玉越來越少,金沙境內幾條產玉的河道千百年來已經不知道被玉農翻過了多少遍,雖然偶爾也有好的子玉出現,但卻是越來越少。近年開采山玉的多了,好玉礦都是國有的,違法偷采山玉的人也就偷偷摸摸混進去,甚至還形成了小集體,雙方經常打架。西北的百姓……太凶悍了,特別是金沙的玉農,簡直就是強盜!”

    如果您覺得《權閣雲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39/39278/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