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閣雲階

第1668章 自由的時代(1/3)

    然而,出乎很有人的意料,張鵬飛下麵的話雖然很有針對性,卻十分的簡單:

    “現在有兩種聲音,一種人認為國企改製要扶持所有企業,無論好壞,隻要讓國企不倒閉就是最終目的;還有一種聲音,也是我的意見,國企改革不能一概而論,我們花大價錢不能扶持落後的生產力,改革的目的不是維持現狀,而是發展!偉人曾經說過,發展才是硬道理!至於說哪種思想是對的,我想隻能用事實說話,曆史是最好的證明!”

    薑振國再次拍起了手掌,會場內響起稀稀落落的掌聲。原本大家以為,張鵬飛會利用此次機會,批評以馬中華為代表的論調,可是誰也沒有想到,他不但沒有批評馬中華,也沒有傾相於自己,他的表態隻有論點,沒有意見。

    張鵬飛的話並沒有講完,他看了一眼薑振國,接著說道:“有人認為國企改革,就是國有資金流失的過程,還有人覺得國有企業限製了我們的經濟發展。在此,我不想做出論調,但是我可以給出一組數據。改革開放以來,國企數量從原來的23.8萬戶減少到11.4萬戶,減少了一半多。《世界經濟時報》說大陸有46家企業進入世界500強,其中有40家為國企背景,而這40家中25家企業又都是完成改製的企業,是擁有了私人投資的國有企業!這就表明,國有企業的改製是成功的,並不是由公變私,也不是國有資產的流失。”

    “國有企業改革多年,也爭論多年。可是國企改革伴隨著這些爭論一步步走到今天,爭議雖然不斷,但是成果也不斷地顯現出來。事實表明,我們完全可以在爭議聲中發展!現在是思想自由的時代,也是經濟自由的時代,我相信在黨和國家的正確領導下,爭辯各方能夠凝聚共識,共同解決好國企改革的問題。”

    ……………

    會場內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張鵬飛在不知不覺中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在爭議聲中發展!雖然有人想反駁,可是卻找不到反駁的依據!張鵬飛沒有批評任何一方,可是卻肯定了現行的發展模式,看似很矛盾,可是卻合情合理!在這一刻,就連那些曾經爭論不休的專家、學者也驚人地發現了張鵬飛的過人之處,他的眼界似乎高人一等。當人們還局限在圈子內時,他已經跳出圈子,完全以一個局外人的身份操縱著一切。仿佛是一位出色的導演,而其它人都是演員,都按著他的要求一步步演著。

    “對於那些麵臨倒閉的企業,現在確實有兩種聲音,也有兩種做法。在此,我舉個例子……”薑振國開口了,他晃了晃手中的報紙《今日觀察》,這是現今發行量最大的社會性報紙。

    薑振國說:“這其中有一篇調查文章,文章中寫了一個故事,一個令人無奈甚至啼笑皆非的故事!某省有家頻臨破產的化肥廠,已經向省委提交了倒閉申請。某位幹部聽說後,現場去調研,他認為化肥廠有著悠久的曆史,曾經為國家的發展貢獻了巨大的力量,這樣的廠子應該救一救!隨後,他便號張廣大幹部群眾幫助化肥廠打開銷路。沒出幾天,化肥廠的積貨就賣了出去,化肥廠還得到資金重新生產。可是記者通過調查發現,買到這些化肥的農民,是受到了當地幹部的攤派。這些幹部為了討好省裏的領導,不顧農民的利益,硬是從鎮到鄉,從鄉到村,從村到戶,一步步的攤派下去!這批化肥有很多已經過期,沒過期的也沒有實際用處,買到化肥的農民甚至說這種化肥就是扔到土裏,對土地都會產生破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