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魂穿到仙俠劇裏了

第五十三章 大魚的傳說【下】(1/2)

    上山這一段,薛讓走走停停,步子不快,但周圍的場景,卻會時不時地自動切換,就像是一邊擔心演員累了,一邊又怕觀眾會厭倦了似的。

    【稻米年年豐收,百姓們漸漸溫飽不愁,隻是,人口增長的速度,跟不上稻米的產量,吃不完的米就爛在倉庫裏,而且米一多,價格就下來了,官府收不到錢,縣令正發愁,就有人說雲夢澤裏的大魚,魚身表麵有一層亮油,一旦燃燒,將數月不熄,用作花燈的油料,一定可以吸引很多人來,到時候,有人糧,米價便能上漲。】

    薛讓聽聞,不禁有些意外,若幹年後,西方學者研究出的經濟學原理,還有近些年,因為投資小、時效快、零汙染,而被積極發展的旅遊業,竟早就被古人用於實踐了。

    【於是,縣令就乘船去求亮油,給出的理由,說是要分給鰥寡孤獨,當夜裏的燈油使用,大魚欣然同意,縣令拿回來一試,發現真的數月不熄,就開始變著花樣,頻繁跟大魚求油,花燈的名氣越來越大,不久就被大魚知道了,大魚不再給油,縣令就幹脆讓人把大魚圈起來,直接從它身上刮油,時間一長,弄傷了大魚的鱗片,刮出的油也越來越少,後來,大魚不出油了,縣令也依然不想放它。】

    “不會是因為這個,嶽州的沿河花燈才有名的吧?”七殺皺著眉頭,目光帶著幾分厭棄。

    “誰知道呢?我又沒放過花燈……”榕月瞥眼,接著講故事。

    【又過了幾年,老縣令去世,他的兒子接替了縣令一職,大魚就趁著小縣令,大擺任職筵席的晚上,逃進了湘山底下的水洞裏,小縣令派人去抓,但一剛進去,洞裏的岩石就開始坍塌,根本抓不到大魚,這時,一個路過的乞丐告訴小縣令,說這是大魚怨恨,隻有在七月十四的晚上,往水洞裏送一對童男童女,才可化解。】

    前一秒,薛讓還驚於先人的智慧,現在,卻又不禁慷慨起封建迷信的可怕,古代社會人權的喪失……

    【下個月就是中秋,又會有很多人來放燈,小縣令沒辦法,隻能硬著頭皮送人進去,結果第二天清晨,在洞口,就真的出現了兩壇燈油,不過那油已經從原來的澄澈無色,變成了黑色,小縣令不知真假,就讓人去試,結果,黑色的燈油,從七月十五,燃到了八月十五,小縣令喜出望外,想起要獎賞乞丐時,卻發現乞丐早已離開。】

    “那後來呢?”瑤光疑惑道。“那對童男童女怎麽樣了?”

    “我也不是很清楚……不過,好像是為了保住花燈,小縣令就下令,要每年往裏麵送童男童女,據說,往後的那些年,嶽州的花燈一年比一年盛大,來往的遊人都絡繹不絕。”榕月答道。

    “但是……”瑤光眉頭緊皺,似乎還想說什麽。

    榕月摸了摸瑤光的頭,用安慰的口吻說道:“這個故事,也是我道聽途說來的,聽著就行了,不用放在心上。“

    “那些童男童女,會不會變成生魂,供妖魔吸食?”開陽推測道。

    “如果大魚是妖,就有可能……”榕月的聲音愈發低沉,似乎是想掩蓋什麽情緒,“不過,我之前去洞口看過,即便沒有妖怪,進去了,也難出來。”

    這時,四人來到了山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