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晚清天軍

第115章 農村調查(一)(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

    走了大約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隻聽耿金燕道:“到了,就在前麵。”

    眾人順著她手指的方向看去,隻見在左前方一條溪流的對麵,是大片的田野,而在田野邊際的一片高崗上,果然是一個村莊,而且規模要比前麵路過的幾個村莊都要大得多。

    在來的路上,耿金燕到是把自己以前居住的村孑向眾人作了一些簡單的介紹。這個村孑是附近十餘個村孑中最大的一個,共計約有五百餘戶人家,八千餘畝地,原因就是剛才見到的那條小溪,可以就近灌溉田地。

    李鬆晨也向耿金燕詳細的詢問了村裏的情況,原來耿金燕到是把自己以前居住的村孑裏有四個大戶,占了大約近六千餘畝土地,最多的一戶占有的土地多達二千餘畝,村裏有一百五十餘戶人家都租種他們家裏的田地,成為佃戶;最少的也有地千餘畝。另外還有十餘家小地主,耕地在五十到一百畝之間,每戶也都會有幾個雇戶,而自耕民隻有一百餘戶,但大多數人家的耕地都在五六畝左右,因此除了耕種自家的田地以外,還要再租幾畝地種。

    耿金燕以前家裏有十二畝地,而且地勢較好,如果是在正常年份,基本可以保證全家的生活,如果是豐收之年,還會有些盈餘,而在每年農閑的時候,耿金燕的丈夫都會到天津城裏打點零工,還可以賺一點錢,因此在自耕農裏,耿金燕的家裏還算過得不錯。

    李鬆晨又問毎年的稅賦是怎麽收,收多少?耿金燕的答複是,在正常的年份裏,一般的自耕民每年大約要繳納收成的五成左右的稅賦,而佃戶則要繳納收成的七成左右,有時甚致還會更多,由其是大戶的佃戶,有時一年下來隻剩下收成的二成六七。

    聽完之後,李鬆晨也有些意外,沒有想到這個時代的稅收競然會這麽沉重,說是剝削也一點都不為過。而耿金燕又進一步解釋,其實官府真正收納的稅賦並不多,一般隻有二到三成,而剩下的都是縣裏的攤派,還有稅吏的私人收入,而佃戶則還要加上每年的田租這一層負擔。不過耿金燕這輩子都沒有離開過天津,因此不知道其他地區的稅賦情況。

    不過天津地區的商業比較發達,在農閑的時候,村裏的人大多都會到天津城、租界去打短工賺錢,補貼家用,因此隻要是肯吃苦幹活,日子也還是過得下去。而且耿金燕還告訴李鬆晨,近年到城裏做工的人逐漸多了起來,有的人家裏的勞動力多,就有人專門在城裏做工,還有幾戶幹脆把自己家裏田都租給別人種,自己就在城裏幫工,而收入到也不比種田差。

    聽了耿金燕的講說之後,李鬆晨對天津的情況大體有了一些了解,天津是這個時代中國較為發達的地區,農業經濟並不占主導地位,因此盡管受的剝削嚴重,但大體也還過得下去,在一般情況下,還可以過得不錯。

    溪流上架有木橋,過橋上經過的時候,眾人發現溪流並不寬,最多隻有二十米的樣子,但也足夠讓靠近溪流的地成為這一帶地區的好地,以前耿金燕家的地就是因為靠近溪流,因此每年的收成都不錯,不然這十幾畝地也不會被村裏的大戶看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閱讀記錄(免注冊)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