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白沈雲姬

第八八章、鮮花掩黑幕(1/2)

    鄭雲奇的老婆忙完梳洗化妝後,發現鄭雲奇不在,開始以為他上班去了,可是根據以往的經驗,她並沒有聽到駕駛員小張的任何聲息,鄭雲奇的公文包也依然放在書房的寫字台上。根據這幾天鄭雲奇無端的唉聲歎氣、煩躁易怒以及一些怪異的舉止表情,她覺得一定會有大的事情發生,老公可能要出事,大概是第六感覺提醒了她,她也鬼使神差地上了屋頂。

    她發現鄭雲奇神思恍惚地在樓頂踟躕,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她這次卻聰明了一回,她沒有驚動他,卻悄悄地退下樓來連續撥通了110和119電話。

    消防人員在地麵上鋪上厚厚的氣墊,談判專家用高音喇叭釋放出“來到個世界上很不容易,一定要珍惜生命”的語音信息,圍觀的人也不少,大街上已經無法過車了,警察幹脆用紅色的布條圍了一圈警戒線。

    高音喇叭繼續吼,就像電視劇裏的情節。幾個消防隊員神不知鬼不覺地登上了樓頂。

    毫無懸念也毫無新意,一點兒也沒有電視劇裏的那種驚險和刺激,鄭雲奇被一個機警的消防隊員攔腰抱住,把他從杜秋就要融化在藍天的奇幻妙想中拖回到現實之中。

    一連幾天的特級護理,頭腦清醒後的鄭雲奇像竹筒倒豆子一樣,道出了他在鬆山縣卷入“標美路”項目和其他一些工程承包中的貪腐細節。

    曆史上的鬆山縣山高路險,交通閉塞,特別是以高遠鄉為代表的三十多個鄉鎮,村民們祖祖輩輩全靠肩挑背磨,出門就是爬坡上坎,鑽溝越嶺,不少的村、社去鄉鎮趕集還要攀藤附葛,正所謂地地無三尺平天無三日晴,出門一腳泥,進門一身汗,居民的生存環境比想象的還要惡劣。人們對道路交通從無知到麻木,又從麻木到迫切要求改變現狀,再到奔走呼喊向政府叫苦。改革開放以來,村民們最感興趣的一句口號是“要出戶,先修路”,以後逐漸演變為“脫貧變小富,修好標美路”,最後發展到“小富變大富,村村社社必通硬化路”。鬆山縣的曆屆領導和全縣人民,經過了二十多年的努力,情況大為改觀,逐步形成了“有村必有路,而且必是標美路”的嶄新局麵。所謂標美路,第一是符合統一標準,即路麵、路肩、排水溝、涵洞、保坎、邊坡、彎道、坡度等各種技術指標必須按照等級公路的標準進行設計、施工、檢查、驗收。第二是要美,無論是整體還是細部都要給人美感,具體設備設施也要美化,路標、警示標誌、行道樹、綠化帶要求能和等級公路媲美。

    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的那任縣長項石虎是鬆山縣標美路的始作俑者。當年他從臨縣的組織部長任上調來鬆山縣當第一副書記兼縣長,有點兒“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的瀟灑和風流,以及“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氣勢。在全縣鋪開,重點突破的布局下,十萬大軍上山修路,漫山遍野,遍地開花,男女老少開口無不公路,青壯勞力無一不在參與修路,項石虎在大會小會上、三級幹部會四級幹部五級幹部會、政府辦公會經濟工作會上,多數時間是在講大修特修標美路。可是計劃趕不上變化,欲速則不達,過熱的氣氛沒能持續下去,標美路沒有修成,自己卻先下課了,原因是一些包工隊工資兌不了現,材料供應不上,陸陸續續溜之大吉,加上當時的縣委書記栗行舟害怕項石虎搶了頭功,表麵上高喊支持支持,暗地裏卻去省裏告了一狀,說項石虎貪大求洋急躁冒進,不切實際急功近利,不講科學急於求成,搞得鬆山勞民傷財生產下滑居民怨聲載道。就這樣,項石虎在他的標美路規模初現,聯通鬆山縣與外界的南北兩個隧道快要開通的時候,被一紙調令弄到鬆山市煤監局做了副局長,以後在一次和煤老板一起喝酒喝高了,進廁所時引發腦溢血,意外地英年早逝,真是出師未捷生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