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白沈雲姬

8、收獲的金秋(1/5)

    鬆山市的秋天景色確實不錯。城北山巒起伏,蒼鬆翠柏依然蒼翠,漫山遍野的紅葉和鮮黃的野菊花相映成趣,核桃、板栗、銀杏碩果滿枝,在習習的金風吹拂之下,大多數已經咧開笑口,點頭哈腰,彬彬禮讓,遙相呼應。城南丘陵地帶,分布著成片的無核橘林、臍橙林、椪柑林、紅橘林,萬綠叢中點綴著金黃色的星星點點,從北部原始叢林中精選培育出的獼猴桃,黃心的和紅心的互植,毛絨絨的或光溜溜的掛在長著不同葉麵的相互纏繞的藤蔓上,大的象銅鈴,小的如鵪鶉卵。

    十月金秋,一個收獲的季節。

    溫晨軍出席完南城綜合改造工程——海龍富郡項目開工剪彩儀式,剛剛回到怡園,還沒有坐定,秘書小田匆匆地進來告訴他:“潘總到了,他說急事想見到您。”

    “好吧,”溫晨軍說:“告訴他,下午四點我去他寓所。”

    這潘總名叫潘天宇,龍城市天宇建材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幾年前那次西都博覽會上,他和代表鬆山市政府的陳光亮簽訂合同,商定由鬆山市提供地盤、礦產資源及優惠的財政稅務政策,天宇集團投資八億元人民幣,在鬆山市市區以東十公裏一個叫銀灘河的工業園區內,建設一條年產一千萬噸的旋窯水泥生產線。幾經波折,如今生產線基本建成,而灰石基地的環境評估報告卻仍然未獲批準,溫晨軍多次指示市環境保護監察局,為了營造寬鬆的投資環境,抓緊做好各方麵的工作,爭取早日取得批文,其實市裏相關部門的工作早已做到家了,問題在於省環境監察廳、旅遊廳等上級主管部門耽心大江上遊生態失衡,遲遲沒有行文批複。這對於潘天宇來說,實在是一件感到頭疼的事情。

    天宇集團決定到鬆山市來開發大項目,不排除與鬆山市的公關工作做得紮實有關,但最主要的原因是鬆山市有資源,一個年產千萬噸水泥的廠子,一天要消耗多少東西?光灰石就要兩三萬噸,火車皮要裝五六百個,燃料、輔料還要一兩百來個車皮去裝吧。如果這些東西沒有來源,光用公關工作來解決問題,能行嗎?本故事純屬虛構,你就是公關皇帝,把公關工作做到玉皇大帝那裏去,做到奧巴馬那裏去,沒得這幾百個車皮的東西往那旋窯裏放,讓那花了億萬元建成的設備設施空在那裏,白天裝太陽,晚上裝月亮,這公關工作還有意義嗎?正因為鬆山市有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優質的灰石、石膏、螢石、原煤、鐵礦石儲藏豐富,來源可靠、穩當,天宇集團的商業精英們才做出了如此大膽的決策。

    要把隱藏在山裏的資源弄出來,再把它運送到旋窯裏麵去,讓它變成產品,也不是那麽簡單的一回事兒。首先,你要選擇離生產線近、質量好、儲量大、便於開采的礦點,然後你又要看礦區內及周邊有沒有居民居住,有沒有重要建築,有沒有文化古跡,是不是風景旅遊區,你再要看你的開采對河流、耕地人文景觀有沒有影響或破壞,如果你能滿足上述各方麵條件要求後,你再去考慮怎麽修路,怎麽開采,而你要做的這一切必須經過主管部門批準。隻有你拿到紅頭字文件或紅本本之後,你才能進入施工現場,去繼續你的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而天宇選擇的灰石基地不但涉及多家居民搬遷、土地補償,而且必須在左河的岸邊開挖。前麵大多數的問題都好解決,也都解決了,不外乎走一走用政策攻心、金錢安心的過程,總之是解決了。可左河是大江上遊無數條發源性支流之一,礦山開采要揭土、要修路、要開山放炮、要產生廢棄物,將會直接影響河流生態,這本是不容置疑的。但也並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工程設計人員提出了好幾套解決方案,如修建一條堅固的堵渣堤、在河底開掘隧道等等,雖然這些方案實施起來有難度,但政策還是許可的。可就是不知道什麽原因,幾次上報方案,幾次現場辦公,還是一拖再拖,反反複複不是這裏不生肌,就是那裏不合口,一直沒有下文。

    究竟哪裏才是問題的症結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