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三字經新編

148:趙宋興,受周禪, 十八傳,南北半.

趙宋興,受周禪, 十八傳,南北半。 簡單釋義: 趙氏所創建的宋朝,是從後周柴氏那裏禪讓過來的。 宋朝一共傳承了十八代帝王,北宋與南宋各九代帝王。 簡略介紹: 宋朝是中國曆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時代。宋朝也是對文人士大夫最友好的時代。 宋朝既有,蘇軾,王安石,司馬光這樣的大文豪。 也有辛棄疾、宗澤、嶽飛這樣的名將。 還有包拯、寇準、文天祥這樣流芳千古的忠臣。 北宋初年主要的對外戰爭是抗遼,澶淵之盟後,宋遼開通了邊境貿易,遼國可以得到急需的物資,就不再侵略宋朝,宋遼兩國和平相處近百年。 北宋後期,金國在遼國的後方崛起。宋朝因為念及昔日遼國侵略的舊恨沒有非但沒有出兵救援,反而趁火打劫,與金國南北夾擊,覆滅了遼國。 新興的金國兵鋒正盛,乘勢南侵,北宋不敵,節節敗退,最終丟失了長江以北的土地,宋朝由此進入南宋時期。 南宋屢次北伐都未能成功,因此產生了偏安江南的心思,主戰派的嶽飛被當成了殺雞儆猴的犧牲品。南宋與金國議和,從此固守滄江天險,苟且偷生。 南宋後期,蒙元在大草原上迅速崛起,它滅了金國,然後渡過長江,滅了南宋。 文天祥率領了殘部一邊抵抗一邊後退,一直退到了廣東的崖山,近20萬軍民戰死此處,數萬臣民因不願被俘而跳海殉國。 致家長: 宋朝在經濟、文化,甚至是軍事上都是比較成功的,宋朝的外交實在是弱的一塌糊塗,本質上是沒有國際格局,沒有國際戰略。 宋朝把所有心思都用在了建設自己上,對周圍的國際形勢漠不關心,以至於屢屢遭受外辱,皇帝極其妃嬪都被敵國擄走,遭受屈辱。 宋朝的故事告訴我們,駕馭和掌控國際關係很重要,應該在國際行動上積極的作為,努力避免真正的敵對勢力坐大。 人際關係跟國際關係是一樣的,一個人不能隻顧著自己一個人悶頭發展,還要廣交朋友,協調同事關係,避免自己被陷入孤立的危險境地,被孤立的人很容易淪為犧牲品或替罪羊。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