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三字經新編

049:事非宜,勿輕諾. 苟輕諾,進退錯.

事非宜,勿輕諾。 苟輕諾,進退錯。 簡單釋義: 事情不穩妥,就不要輕易答應人家辦。 要是輕率的答應了,不管是咬牙做下去,還是臨時拒絕了,兩種解決辦法都是錯的。 剖析緣由: 什麽事情非宜呢? 如違背我們道德底線的事,如超出我們能力範圍的事,如需要我們付出慘重代價的事。 我們要是沒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就草率的答應了,到時候就進退兩難了。 陳青的母親病重,必須百年老山參才能治好。他的父親上山找尋半個多月,竟然一下子找到了兩棵百年老山參。 陳青的朋友唐名聽說這件事,就對陳青說,我的妻子病重,正需要一棵百年老山參,你家用一棵就夠了,你能不能賣給我一棵。 陳青一想,反正家裏有兩棵,就答應了。 唐名說,既然你答應了,那我就不要張家藥鋪那一棵了。 陳青拿著唐名給的買參錢,回到家他才發現,父親已經將其中一棵送給了他的嶽父,並且他的嶽父已經將那棵人參吃了。 現在家裏隻剩下一棵人參了。 怎麽辦? 陳青帶著錢急匆匆的趕到張家藥鋪,想通過買下藥鋪的人參補救一下,沒想到藥鋪的人參也賣掉了。 把這棵僅有的人參給唐名,這就叫“進”(繼續履行承諾),老娘沒有救命的人參會死。 把錢還給唐名,收回承諾,這就叫“退”,那樣做不但會傷了朋友的心,朋友的妻子會死。 當初要是沒答應唐名給他人參,唐名就買下張家藥鋪的人參了,現在因為陳青的許諾,導致唐名買不到人參了,照情理來說,陳青必須把答應唐名的人參給他。 可是,把最後僅有的這棵人參給了唐名,自己的老母親就會病死,這個守信的代價也太慘重了些。 要是不給唐名人參呢?相當於自己活活坑死了好友唐名的妻子,這個不守信的代價也太慘重了些。 這就叫進退兩難,這個局麵怎麽造成的呢? 就是當初答應人家的太輕率了,陳青應該回家核實好情況,然後再給予好友答複。 致家長: 不論事情大小,許下承諾時,應該慎之又慎,我們一旦許下承諾,就要下定決心履行它。 有些人,承諾的時候不經大腦。履行的時候,總有一千條理由爽約,爽約的時候特別理直氣壯: 我不是因為家裏突然有事兒麽? 我不是認為咋咋咋嗎? 芝麻粒兒大個理由都能讓你理直氣壯的爽約,你的承諾還有什麽可信度?你這個人還能有多大的可信度? 承諾是否靠譜,關鍵看為了這個承諾,你能克服多大的困難。 商鞅徙木立信,搬一根木頭這麽大點兒的小事兒,國家就能夠克服付出二十兩黃金這麽大的困難。那麽辦十兩黃金這麽大的事,總不會連二十兩黃金那麽大的困難都克服不了吧? 某同學,為了還一塊兒橡皮,都能冒著大雨給送回去。 那麽,比送橡皮更大的事,更重要的事,區區一場大雨應該擋不住他吧!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