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當吃播(美食)

第7章 千裏香(3/3)

    還有曬幹的筍片,厚實中泛著淡淡的黃色,摸在手裏卻比較光滑,味道也很清香。

    粉絲們在直播間裏看到這些食材也都嗷嗷直叫。

    粉絲1:我吃的野生放養有機豬肉看起來都沒這個好啊!

    粉絲2:那個香菇看起來也很漂亮,放到現代賣肯定很貴!

    粉絲3:明天做麵條的時候小碗記得一定要叫上我們啊!

    陸小婉找好了食材,便一一答應著大家的話,順便又笑道:“其實我明天有個出奇製勝的打算,不知道你們覺得怎麽樣?”

    粉絲們一聽,就連忙來了勁,詢問到底是什麽打算。

    陸小婉就趁這個時候,賣了個關子,開始整理食材。大家都心急火燎的等著聽,打賞頓時就嘩啦啦的上去了。

    陸小婉看著直播幣差不多到了三萬,便開口道:“我想買瓶千裏香的香料放進麵湯裏,這樣做的時候大家都能聞得到味道,來買的人肯定很多。畢竟早點競爭壓力太大,如果隻是靠味道的話,一開始可能都不好開張。”

    千裏香在現代已經是一種非常普及,普及到一般的麵館人手一瓶的複合香料了,材料都純天然,非常健康,現代上班族壓力大,都食不知味,所以千裏香才廣泛運用,為的就是通過嗅覺刺激大家的胃口。一開始很有效,但時間久了,大家也就習慣了。

    粉絲1:千裏香那個味我真的不想再聞了,不過放到古代應該好使吧?

    粉絲2:如果小碗要用千裏香的話,明天開直播就擺脫你不要開香味選項了,不然我會瘋的。

    粉絲3:支持,我覺得這也算厲害的發明,想看看古代人是怎麽反應的!

    反對的聲音雖然有,但大部分還是讚同,陸小婉見狀,便沒有什麽心理負擔地在直播商城買下了一瓶千裏香。

    餛飩皮要等到麵食鋪子的人來才有,陸小婉就試著開始做麵條了。

    既然是要做早點,肯定不可能日常做法一鍋煮,澆頭跟麵條要分開,這樣才做的快。

    陸小婉思索了一下,就開了右邊的鍋,放了清水進去,煮麵條,剩下的鍋就開始熬肉醬。

    肉醬用的湯是中午的高湯,陸小婉先揚手灑了一點瑤柱和蝦仁進去提鮮,接著陸小婉就把香菇,筍丁和肥瘦相間的豬肉剁成碎末,然後放進鍋裏開始熬煮。

    先是大火熬透,再加入一些鹽,醬料,小火開始緩慢的熬煮,撲鼻的濃鬱香味漸漸地就在廚房裏彌漫開來了。

    肉醬肯定是要熬得有味道,偏鹹一點,本身種田的那些壯漢和走卒販夫都是做力氣活的,胃口大,肉醬熬得有味道他們就吃的更多。

    當然,陸小婉放料是從來都不馬虎的。

    等到一鍋肉醬澆頭徹底煮爛,陸小婉就取出了勺子,開始盛一旁的雪白的麵條。

    麵條連著大半碗清湯盛出來,再澆上濃濃的一大勺肉醬,灑上翠綠的蔥花,拿筷子這麽一拌,就是一碗香氣撲鼻的湯麵。

    就這樣,三碗麵條做下來陸小婉花了二十分鍾——這會她還是覺得做多了浪費了,不然煮一鍋肉醬都可以配上二十幾碗麵。

    而真的開始賣早點了,就可以在頭天晚上煮好所有的肉醬,用小火熬著,第二天早上,直接煮麵就好,一口鍋一次可以煮五六份麵,開大火也就不過十分鍾的事,可以說非常省時省力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