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仗劍行

第九十一章 史海鉤沉(1/2)

    張閔眾人棄船登岸,此時已朝建康城而去。途中張閔道:“咱們此次奉燕王世子之命,來建康麵聖,一是為給燕王謝恩,二來也正好遊覽一番江南風物景致。”慕容溶月道:“今日進城後先尋處館驛安頓下來,明日我去禮部衙邸拜上名帖,等待聖上宣召旨意。”司馬雲依關心道:“我們陪你一起入宮罷。”張閔耿直道:“咱們一介草民,又無功名在身,如何進得皇宮?”慕容溶月丹唇一鼓,瞧著他道:“怎麽,你不願陪我去?”張閔忙道:“我自然願意,隻是那堂堂皇宮,豈是什麽人都能進的?”慕容溶月笑道:“那又有什麽打緊?依我的心思,這天底下,張閔哥哥哪裏都去得。”言罷頓覺太過直抒胸臆,不禁低下頭來。柳別離道:“既然咱們到了建康城,不去皇宮轉轉豈非買珠還櫝,大虛此行?”慕容溶月喜上眉梢,道:“正是呢,明日待聖上宣召,咱們一起入宮。”眾人說著,已至建康城下。

    曆代偏安江南的政權,皆以建康為都。此地控荊襄而帶五湖,背山麵水,虎踞龍蟠,自漢末東吳孫氏父子立為京畿之地,從此王氣益盛。晉懷帝永嘉元年八王之亂後,元帝司馬睿聽從王導建議遷鎮建康,後傳位於明帝司馬紹,紹傳位於成帝司馬衍,爾來二十有五年矣。

    此刻建康皇城內,承平殿燈火通明,諾大殿內一片死寂,偶有一兩聲咳嗽響起,愈發顯得大殿幽靜陰森。一陣風吹過,殿內柱上兩排燭火不住搖曳,幾欲堙滅,昏而複亮。忽然間咳聲又起,且大咳不止,兼伴嘔聲,半晌後才漸漸停住,緊接著一個蒼老的聲音道:“桓大人一幹人等還在殿外候著,是否宣他們進來?”那咳聲又起,斷斷續續,片刻後,微弱道:“不......不......不可,讓他候......候著罷。”蒼老聲道:“是。”不再說話。殿內又陷入一片死靜。

    殿外遊廊之上,數個華服之人,麵朝承平殿躬身站著,為首一人目光如炬,雄姿英發,望著殿內不時輕歎一聲,身後眾人皆垂首屏息,不敢稍動。

    半刻後,其中一華服之人諾諾道:“夜色已深,寒氣侵衣,大人不如回府罷。”為首那人微一搖頭,道:“此時此刻,天下人皆可不在,唯有我不可不在。”華服之人道:“大人千金之軀,怎可如此紆尊,倘若偶感風寒,豈不是令朝野震動?”為首那人笑道:“胡說,我不過是個帶兵之人,如何便有恁大能耐。不必多言,好生候著。”眾人齊道:“是。”

    承平殿內咳聲再起,旋即又陷入無盡的寂靜之中。少頃,遠處傳來梆梆梆的聲音,原來是打更之聲,算來已是醜時。那咳聲孱弱道:“嶽......嶽弟怎麽還沒到?”蒼老聲回道:“琅琊王尚在趕來的路上。”咳聲道:“還需......幾時?”蒼老聲回道:“當有三日便能到。”咳聲輕歎道:“唉,不知......還能得見......見一麵否?”蒼老聲沉默片刻,道:“聖上洪福齊天,自有上天持佑。莫要太過悲觀,寬心養病要緊。”

    殿外遊廊上,為首那人道:“聖上二子皆在繈褓之中,因此欲傳位於同母胞弟、琅琊王司馬嶽,命武陵王司馬晞、會稽王司馬昱、中書監庾冰、中書令何充、尚書令諸葛恢一並接受遺詔輔佐司馬嶽。兄終弟及自古有之,此事原無不妥。然而聖上命庾冰、何充、諸葛恢三奸臣輔政,顯是受了歹人蒙蔽。我身為人臣,理當匡正朝綱,擯斥奸邪。聖上不宣召我等覲見,我們便一直等下去。”身後眾人皆道:“大將軍忠貞護國,實乃朝廷柱石,我等誓隨左右。”一人上前恭道:“夜已至半,大將軍要不要先用些茶?”為首那人輕一點頭,轉身朝遊廊旁邊三丈外一個亭子走去。那亭子裏早已擺著一張桌子和一個大椅,周圍站著四個仆人,一人手中提著茶壺,一人手中捧著茶具,還有一人手中拎著酥盒,最後一人手中拿著一件綢緞披衣。四人見大將軍一來,忙倒了一杯濃茶,待其剛一坐下,又將披衣披在他身上。這大將軍呷了一口茶,將身上披衣裹了裹,朝遊廊上眾人道:“聖上一刻不召見,我等便一刻不離;若三日不召見,我等便站三日。直到聖旨來宣方罷。”眾人躬身道:“謹遵大將軍之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