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唐之五子奪嫡

384 回京(1/2)

    自從李恪擔任行軍副總管,楊妃的心裏就很擔心,她始終認為隻要自己的兒子平安無事,即便他平庸無能,碌碌無為也好,可是她也清楚李恪的性格,清楚李恪的誌向。所以,她也沒有勸道李恪,作為母親她反而不愧餘力的支持李恪。

    但是,當楊妃聽到李恪大軍打敗了突厥,生擒了頡利的時候,她欣喜的流下了眼淚。

    “愛妃,你怎麽了?”李世民看到楊妃流淚便關切的問道。

    “沒事,皇上,臣妾是高興,恪兒終於長大了,能為皇上分憂了!”楊妃立即擦拭了眼角的淚水對李世民說道。

    “是啊,恪兒是長大了,朕心裏很欣慰啊!”李世民淡淡的說道,“等大軍凱旋而歸的時候,朕會出明德門親自去迎接他們,愛妃到時候就跟朕一塊去啊!”

    “多謝皇上!”楊妃欣喜的道。

    因為,李世民高興,他在楊妃這裏用完晚膳這才回到自己是禦書房。

    回到禦書房的李世民心情依舊很激動,他強壓住自己的喜悅之情,開始細細閱讀李靖送上的奏報。因為唐軍打了勝仗,李靖發給李世民的奏報很詳細,唐軍對突厥大軍的整個征戰過程基本都有記載,還有很多的將領所立下軍功。

    所以,李世民在詳細看完這份奏報之後,心裏還是思量怎麽封賞這些人。

    雖然,軍功封賞該有兵書報上,吏部勘察商議和擬定,再呈給李世民過目,如果李世民不滿意,朝臣們可以在朝會上討論。

    但是,李世民的心裏可是不這麽認為,因為,有些人的軍報不是吏部能解決的!就像突利的封賞,李靖的封賞和李恪的封賞等,這些都不是吏部能夠決定得了,都必須他自己親自參與。

    李世民想到這裏,便召集中樞大臣到自己的禦書房開始討論對立功將士的封賞,他心裏這麽急切是有原因的,李靖在奏報上不但說明了戰功和戰績,而且,他還告訴李世民唐軍的行軍時間和路線,及他召集投降突利二汗一同回唐受封的事宜。

    所以,李世民不能不急。

    因為,現在大唐是打敗了突厥而不是滅亡了突厥。所以,突厥還需要有人替大唐管理和統治。

    所以,這個時候的突利降唐軍就顯得尤為重要,隻要大唐厚待突利,就能在突厥人中留下一個善待突厥汗王那個的形象,這樣使得大唐對統治突厥有利。

    而突利二汗又跟李靖一行人在一起,不一日就要到達長安城。如果突利到達長安,李世民還沒有拿出一個確切的封賞計劃,那突利等的時間長了,這對大唐不利。

    因為這個原因,李世民才會在奏報收到之後就開始跟房玄齡、杜如晦、魏征等人商議這些問題。

    最終經過激烈的討論,基本確定了所以立功將士的封賞。

    這裏說基本確定是一種嚴肅的說法,因為李靖和李恪的封賞大家都是懸而不絕,這不是說大家沒有商議出結果,而是李世民沒有讓眾人參與對李靖和李恪的封賞之中,既然李世民沒有讓眾人參與,眾人就知道對李靖和李恪兩人的封賞李世民心裏自然有他自己的想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