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唐之五子奪嫡

375 頡利求和(1/2)

    突厥,鐵山營帳。

    “大汗,眼看就要進入冬季了,我們和唐軍一時難分勝負,更可拍的是我們的糧草已經見底了,向長安求和吧!”趙德言開口道。

    趙德言,隋末唐初人。中原戰亂,他北投突厥。被頡利可汗重用,本來突厥習俗簡單,治理簡便。

    頡利可汗聽從趙德言的建議,加強可汗的權力,使突厥變得空前強大,趙德言自然水漲船高,成為了頡利的第一心腹大臣。

    “混賬,我們是長生天的子民,豈可向漢狗求和,你這條漢狗吃裏扒外,看我不打死你…”頡利的次子疊羅支一言不合就要對趙德言拳打腳踢。

    “王子,向長安求和並不可恥,大丈夫能屈能伸,李世民不是也曾向大汗求過和嗎?待我們熬過這個冬季,再向唐朝報仇便是…”

    “疊羅支,你給本汗閉嘴,趙先生是我突厥的重臣,豈是你能夠隨意誹謗的,還不快想先生道歉…”頡利勃然大怒道。

    疊羅支看見頡利那冰冷的眼神,忍不住渾身顫抖,隻得低頭向趙德言道歉。

    見疊羅支道歉,頡利滿意的點了點頭,接著又開口道:“還有什麽不同意見嗎?”

    各個首領早就不想打了,那還有什麽不同意見,自然都借坡下驢同意了。

    頡利自然也看出他們不想打了,關鍵是他自己進過這幾場大戰,也喪失了戰勝唐軍的信心,連遭打擊的頡利權衡了許久便點頭同意了求和。

    頡利遣阿史那社爾為特使,代頡利入長安向李世民謝罪請降,全讓漠南之地,願舉國內附,以求唐皇寬恕,兩國和解罷兵。

    頡利今日之舉,盡是效仿當初的李世民,在他看來,現在隆冬已至,隻要今日他主動求和,李世民必定應允,而他便有了喘息之機。

    隻要給頡利一個冬天的時間休緩,待來年開春,草青馬肥之時,他便可轉戰漠北,重回金山汗庭,以求東山再起。

    當突厥特使阿史那社爾帶著頡利求和的“誠意”來到長安後,李世民對頡利的意思倒也頗為重視,當即下令,命鴻臚寺卿唐儉為使,持節前往,至鐵山撫慰頡利。

    所謂撫慰,不過是安撫之意,至於頡利求和的請求,李世民並未一口應下,而是命唐儉前往商談。

    一來是為了探突厥軍虛實,二來是為穩住頡利,以免其狗急跳牆,死地求生,反倒反撲,叫唐軍損失慘重。

    當鴻臚寺卿唐儉率眾來到鐵山時,已是貞觀三年末,正月將至。

    唐儉乃太原時的從龍功臣,李世民心腹肱骨,李恪得知唐儉將至,便親自出帳相迎。

    唐使到來,先拜見了主將李靖和李恪,這是規矩,開國元勳唐儉也不可例外,唐儉千裏迢迢到了突厥鐵山,本欲先往李恪大帳拜見李靖李恪,可還沒等他到李恪處,李恪竟先出來迎他了。

    唐儉雖為李世民心腹,亦曾官拜宰相,但無論如何,他在李恪的麵前永遠是臣,而李恪卻是君,唐儉見李恪出迎,連忙上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