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唐之五子奪嫡

0122 軍歌嘹亮(1/2)

    李恪並不打算教他們《秦風·無衣》,一來,這首軍歌很早以前就已經出現了,李恪覺得自己沒有必要去炒冷飯。

    二來,《秦風·無衣》相對來說比較深奧,這是士兵都是大字不識的文盲,教給他們也不明其意,教了也白教,還不如不教。

    李恪打算教將士們一首簡單易懂的軍歌,這首歌就是被譽為“真正軍人的歌”——《咱當兵的人》。

    《咱當兵的人》原名是《一樣不一樣》,通過提出看似矛盾的兩個觀點“咱當兵的人,有啥不一樣”和“咱當兵的人,就是不一樣”抒發了作詞者對軍人的特殊情感與新時代對軍人的要求。

    軍人來自於普通人民,有著普通老百姓的各種情感,所以“咱當兵的人,有啥不一樣”,但同時,軍人又肩負著保衛國家的重任,對軍人在素質上的要求自然會更高,所以“咱當兵的人,就是不一樣”。

    這首歌曲寫出了士兵們的心聲,都是有血有肉的一群好男兒,可是為了國家的建設,浴血在戰場上,邊關上, 苦不喊苦,累不喊累,想家把淚水往肚子裏咽,他們舍小家,顧大家,不為私情所動容,隻是在一個人的時候偷偷回味著,抹去自己的淚水。

    這是一種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體現了當代軍人為了保衛國家、甘願犧牲一切的偉大情操和高尚的人生觀。

    李恪看著下麵站得整整齊齊的士兵,一種成就感油然而生。

    李恪不由得豪情萬丈,大聲道:“現在本王要教你們一首軍歌,名字叫《咱當兵的人》,是本王親手為我們軍人寫的一首歌,你們先聽孤唱一遍,然後在教給你們…”

    《咱當兵的人》由劉斌首唱,王曉嶺作詞,閻維文等人曾多次翻唱。

    李恪隻聽過閻維文演唱的版本,所以隻能唱這一版本。

    李恪潤了潤嗓子,氣沉丹田,大聲唱到:“咱當兵的人,有啥不一樣?隻因為我們都穿著樸實的軍裝。咱當兵的人,有啥不一樣?自從離開家鄉,就難見到爹娘。”

    “說不一樣,其實也一樣。都是青春的年華,都是熱血兒郎。說不一樣,其實也一樣,一樣的足跡留給山高水長。”

    “咱當兵的人,就是不一樣。頭枕著邊關的明月,身披著雨雪風霜。咱當兵的人,就是不一樣,為了國家安寧 我們緊握手中槍。”

    “說不一樣,其實也一樣,都在渴望輝煌,都在贏得榮光,說不一樣其實也一樣,一樣的風采在大唐的龍旗上飛揚。”

    “咱當兵的人,咱當兵的人,當兵的人,當兵的人。”

    “咱當兵的人?有啥不一樣,隻因為我們都穿著,樸實的軍裝。咱當兵的人,就是不一樣,為了國家安寧,我們緊握手中槍。咱當兵的人,就是這個樣…”

    這首《咱當兵的人》李恪稍稍作了一點改變,把一些不合時宜的詞匯刪除掉,變成當下的軍歌在合適不過了。

    這首歌曲調高昂,簡練上口,第一句“咱當兵的人”就以先聲奪人的氣勢唱出了軍威,同時也把戰士們吸引住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