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鑫梁曉素

第672章 我要親眼看看你(1/3)

    “曉素,我們前後有幾個縣委幹部到鄒家村掛點扶貧,但是沒有人發現這對姐弟,沒有人對他們伸出援手,直到你去了,所以你可以說是這對姐弟倆的大貴人了!”杜秀青笑著說。

    梁曉素不想再提及這件事情,其實,這件事兒在她心裏真的不足掛齒。

    作為一個黨的幹部,有這個能力也有這個機會,幫助一下需要幫助也值得幫助的農村弱勢群體,是很應該的事情,她覺得自己做得還太少了,一個人的力量也太有限了。但是,她目前隻能做這麽多,如果——如果將來還有機會她一定會更多的去關心這些人。

    人活著的價值,絕對不僅僅是為自己,更要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秀青啊,餘河的經濟轉型說了這麽多年,依然還是沒有大的起色,這一點上,你和你的班子成員要下大力氣去動動腦筋,開拓思路,爭取能夠有個突破性的舉措,把餘河的經濟搞上去——”李成鑫說道。

    “不瞞您說,省長,我們現在真的是一切都在圍繞經濟轉型而努力,原定三年實現的經濟增長目標,我們現在用了兩年的時間,已經基本上實現了。但是餘河的經濟底子弱,人均收入低,尤其是山區農民的創收,非常有限,所以,我們還需要繼續努力,繼續開發出更適合山區優勢的經濟增長項目,實現餘河經濟的大跨越,這是我們今年要努力實現的目標!”杜秀青說道。

    “好,有目標有行動就會有收獲!青山綠水就是資源,現在的山區發展,絕對不能再走過去的路子,靠引進沿海發達地區淘汰的重汙染企業來發展經濟是一條死路,一定要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出來。我看鄒家村雖然貧窮,但那是一個好地方,民風淳樸,青山綠水,山裏的種植業和養殖業可以大發展,你們要統籌調配,為這樣的地方找準項目,讓農民依靠自己的山地林地和土地實現發家致富,這才是真正的可持續發展——”李成鑫說道,“我前不久去江林市考察,那裏也有山區,湖山是旅遊區,鹿山是閉塞區,湖山的經濟曾經讓鹿山人羨慕不已。因為湖山人守著的是金山,可以帶來滾滾的財源。而鹿山當年卻是一窮二白,靠山無法得到什麽收益,但是,後來鹿山依靠特色種植和養殖,也實現了靠山吃山,農民也富裕起來了!他們就是政府統籌,優化資源配置,讓各個區域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優勢,從而實現了良好的地域性經濟發展,這一點值得借鑒。”

    杜秀青很認真地聆聽著,不時點點頭。

    發展經濟,是每個執政者的夢,隻有經濟發展了,老百姓的口袋鼓起來了,政府的腰杆子才能變得堅挺起來,否則政府是沒有什麽政績可言的。光靠建一棟棟的房子,開發出一片片的新區,這些都不是真正改變經濟的舉措,惠及的隻是少部分人,隻會讓貧富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而政府的經濟支撐也隻是暫時的,土地這個不可再生資源,總有賣完的一天,這樣殺雞取卵的財政方式,絕對不是長久之計。隻有實現了廣大群眾的共同致富,才是真正的富國強民。

    “李省長所言極是,我打算年後也要走出去看看,學習別人的成功經驗,來發展餘河的經濟。這是我們下一年要著力實現的目標!”杜秀青說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