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三千年

669 清點藏寶(1/2)

    其中兩件器型最大的是元青花梅瓶,一件是唐代白瓷,一件是宋代汝瓷,還有一件是明代鬥彩。

    肖遙把這5件瓷器從箱子中取出來,一一擺放好,細細鑒賞。

    他首先鑒賞的是時間最為久遠的那件唐代白瓷。

    唐代瓷器年代過於久遠,流傳至今的大多都是出土文物。唐代瓷器在國內禁止拍賣,國外拍賣的唐白瓷偶有出現,但一直未見精品。

    肖遙眼前的這一件唐白瓷是一件邢窯觀音像。

    提起唐代陶瓷,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唐三彩,然後是秘色瓷,也就是越窯,之後也許是五代的柴窯,這三大陶瓷品種,都是那個時代叱吒風雲的明星,但,還有一個窯口不能忘記,就是與越窯齊名的邢窯。

    唐代越窯主要生產青瓷,邢窯主要生產白瓷,“南青北白”是當時形容越窯和邢窯這南北兩大窯口盛況的詞語,可見當時邢窯的地位。

    邢窯白瓷的特點是造型落落大方,線條流暢,製作規整,釉色牙白恬靜,從陸羽《茶經》裏的評價“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瓷類雪,越瓷類冰”更可見一斑。

    他對邢窯的評價為類銀類雪,絕對是客觀描述準確。如銀似雪的邢窯畢竟是陶瓷史上白釉老大,得此評語,實至名歸。

    白瓷在唐朝較之白瓷在任何一個朝代都白,這個白是心中之白,感受之白,境界之白,是陶瓷史上對白色這一基色或曰無色的追求與肯定。

    邢白又分為粗白瓷和細白瓷,底款常見有“盈”字款、“翰林”款。

    這尊白瓷觀音神態自在,麵目慈祥,髻冠上以阿彌陀佛住頂。眼瞼低垂,右手蓮花指,左手托淨瓶,以遊戲坐於蓮座上,盡顯恬靜聰慧的神態,藝術水準之高,簡直讓人驚歎。

    雖然不知道這尊白瓷觀音是哪位大師的手筆,但毫無疑問,這尊白瓷觀音足以代表唐代觀音像的藝術成就巔峰,其價值之高,絕對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這一尊觀音像,瓷胎細膩,釉麵光潔,保存完好,肖遙對於市場價的預估在1億到1.5億之間。

    鑒賞完觀音像,肖遙的目光再次落到了那件珍貴的汝瓷之上。

    汝瓷造型古樸大方,以名貴瑪瑙為釉,色澤獨特,有“瑪瑙為釉古相傳”的讚譽。

    從古至今,汝瓷便被世人所重,存世量極少,品相完美者更是,尤為難得。

    眼前的這一件汝瓷天青釉大盤,釉質溫潤瑩亮,白中泛青,胎質均勻堅細,色調穩定,釉麵無光澤,正是汝窯天青釉的典型特征。

    “雨過天青雲**,這般顏色作將來”。這一件汝窯天青釉大盤一旦對外公開,如此完美的品相,必將引起轟動。

    像這種沒有一絲瑕疵的汝瓷精品,肖遙對於市場價的估算是2億元左右。

    剛才鑒賞完的那件白瓷觀音像,再加上這一件汝瓷天青釉大盤,市場價就已經有3.5億元左右了。

    這5件瓷器如果全部都是真品的話,單價最高的肯定還是兩件元青花大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