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重回十八歲

415、警察殺青(1/2)

    對於十次陪跑,比李子更悲催的經曆,程龍心裏有遺憾是肯定的,但要對他有什麽影響也不至於。

    從8年《警察故事》完成武俠到都市功夫片的轉型,並正式確立風格,給幾代人帶來精神愉悅,也開創了功夫和喜劇的結合。

    除此之外,程龍也是繼李龍之後,又一位進入好萊塢,憑借9年《紅番區》打開一條路的華人巨星。

    更不要,巔峰時期片酬過兩千萬美元,並在星光大道留下手印,這完全是當時好萊塢一線的標準。

    有他的開路,也給之後進入好萊塢發展的周閏發和李蓮傑減輕了一些壓力。

    在亞洲,乃至國際上的影響力,以及之後的奧斯卡終身成就獎,足以證明了他的成就,這是區區一個香江金像獎根本無法掩蓋的。

    寧遠從未來回到現在,當然知道在這之後香江電影的發展,以及越來越尷尬的境地,正是程龍看出香江電影不但沒有反思自己,沒有汲取其他地區電影的優點,反而固步自封,在他們“本土精神”的幌子下掩耳盜鈴,才會有那麽一番話。

    可奈何他的良言,被當成了驢肝肺,照進了溝渠。

    當然,到私生活,那又是另外一番評價,寧遠知道這不對,但在這個圈子裏,他見過太多表麵上道貌岸然,背地裏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嘴臉,很多事情,講出來都能當方夜譚了。

    寧遠改變不了別人,隻能要求自己,不多完美,至少不會主動傷害別人。

    而這個時候的片場,因為寧遠剛剛那連續而又穩定的,堪稱催淚大戲的表演,征服了很多人。

    別普通人了,連李安和孟顏看寧遠的眼神,都跟陳木勝也沒什麽差別,馮曉剛回過神後,也連連道:

    “聞名不如見麵,確實厲害。”

    王忠軍站在旁邊,看著身材挺拔的寧遠,眼睛眯了眯,他想要這個人,但他知道,這不可能。

    歎了口氣,王忠軍把複雜的心緒壓了下來,然後和馮曉剛過去跟寧遠商業互吹。

    實際上,這時候,寧遠還沒看過自己剛剛演的片段。

    結束了眾人的寒暄後,他才來到陳木勝身旁。

    陳木勝立刻重新回放,然後站起來把寧遠按到椅子上坐下。

    寧遠也沒有謙虛,笑了笑後,看向屏幕。

    看著鏡頭裏的自己,寧遠雖然經曆過很多次了,但總有一種看別人的感覺,聽起來像是精神分裂,但對於演員來,這是好事。

    平靜的看完後,寧遠心裏的評價是滿意。

    如果當初吳雁祖的表現能打九十分的話,寧遠覺得自己至少能再加五分。

    有了這種滿意,寧遠心中安定下來。

    晚上,孟顏請寧遠吃飯。

    除了他倆,果然不出寧遠所料,還有梁家輝和《周漁的火車》的導演孫周。

    孫淳也來了,戲外他是孫周的弟弟,戲裏他是寧遠的爹。

    寧遠第一次見梁家輝,又是一番苟養苟養,當然,寧遠這是發自內心的。

    對這位大佬,寧遠是佩服的。

    不單單千麵影帝,還有他的堅持。

    作為第一個到內地拍電影的香江演員,連續出演了《火燒圓明園》和《垂簾聽政》的男一號鹹豐,甚至憑借後者拿到了第三屆的金像獎影帝,當時他才二十五歲,最年輕的金像影帝頭銜,一直保持到寧遠回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