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重回十八歲

412、新電影(1/2)

    同是96明星班,雖然京影裏成名的也不少,但就演技來,寧遠覺得也就錢薇和陳昆是願意琢磨的,理解角色和表現力,都不遜色於同為華戲96級的章舞衣和劉葉。

    而黃明,寧遠覺得他算半個,因為他比較挑戲,在好戲中他演技同樣精湛,可以靠一部戲擼了金雉、華鼎和百合獎三座影帝杯,也可以靠一部戲、一個角色引發群嘲。

    當然,這個好戲並不單純是戲的優劣,而是他是否適合。

    在寧遠看來,他演的越不像他,就是最適合他的。

    京影96級除了他們三劍客,其他的幾位名氣稍低一些,比如郭曉冬、靠《寶蓮燈》裏嫦娥出名的顏丹晨、同演《還珠格格》飾演塞婭公主的張恒,以及何琳、孔維、許還幻這些人。

    成名都有運氣的成分,就像老郭的,三分能耐六分運氣和一分貴人扶持,直接把運氣抬到過半的占比。

    當然,這不是隻有運氣就行,而是這十分都得拿到才能成功,運氣占六成,能耐和貴人不達標依然不行。

    不過事有例外,一些不努力、不上進卻依然走狗屎運成功的,也同樣存在。

    隻不過,對比絕大多數人,這種幾率就低得太可憐了。

    別不努力就能走運成名的不多,就連努力又好運的,又有幾個?

    更何況,即使好運一時,沒有底蘊的厚實和努力去守住,並開拓,最終也是曇花一現,淹沒在一代又一代的後浪拍擊中,拍死在沙灘上。

    與其被動的等待虛無縹緲的好運臨幸,還不如主動出擊,把自己豐滿起來,就算沒有運氣,至少有一身本事也不至於混的太差。

    而一旦機會來臨,就有充足的準備牢牢抓住一飛衝。

    就像過去,估計誰也不會想到,演一條狗就能演活了、演火了?

    但陳創就做到了。

    他並不是一時的走運,而是厚積薄發的受之無愧。

    試問,有幾個演員,去演名動下的電影翻拍的電視劇,評價不僅不輸於原版電影,甚至還能被拿來相提並論,而且不少人還認為,比原版演得好?

    更何況,原版電影可是在國際三大獎項之一的戛納被蓋章評優的。

    而且被拿來比較的那位,是國內外公認的演技精湛的王牌影帝葛優,另外一位,是國際上都赫赫有名的孟顏。

    還是陳創。

    94年的《活著》,不僅拿下戛納評委會大獎,也讓葛優拿到了國際影帝的名號。

    十年後,04年《福貴》開拍的時候,《活著》早已成為神話,葛優他們更是站在高處,陳創敢接,已經有足夠的勇氣,而演出了自己的味道,讓觀眾稱讚,就是他的能耐。

    六分運氣,就是讓陳創碰到這部劇和這麽好的團隊,一人貴人扶持,自然是讓他演福貴。

    而且它好,不是寧遠的一家之言,《活著》在豆瓣的9.分已經足夠高了,但《福貴》卻有9.5分。

    盡管《活著》因為名氣和影響,有幾十萬人評價,但《福貴》也不算少,至少一萬多人評價,而且5星占比將近八成,足以明問題。

    畢竟這部劇的主演和團隊,咖位比張義謀他們差太多,能有一萬多人評價已經很不容易了,畢竟同年大熱的《寶蓮燈》,也才三萬多人評價。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