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重回十八歲

354、破費了!(1/4)

    過年不僅僅是過節,對於華夏人來,更是團聚。

    為了生活背井離鄉,但華夏人的鄉土情結總是割舍不斷。

    在未來,當越來越多的地方不準過年放炮的時候,寧遠也跟著大家吐槽,年味越來越淡了,但過後一想,這純粹是扯淡!

    年味真的是鞭炮烘托的?

    時候期待過年,是對穿新衣、零食和豐盛菜肴,以及放假和春晚的期待,至於鞭炮,頂多是個點綴。

    之所以長大了沒了年味,根本原因還在於沒了這種期待——生活水平提高,平時都能買新衣服,吃美食更是隨時都可以,而春晚,也越來越不好看了,哪還會對這些期待?

    唯一的期待,大概就是對過年放假,家人、朋友團聚的期待了。

    沒了期待,自然也沒有那種感覺,這才是沒了年味的根源。

    所以,這種汙染空氣製造噪音,甚至很容易引發火災、把人炸傷的玩意兒,還是跟裹腳布一起進曆史書最好。

    總不能任何一個曆史遺傳下來的都得保留吧,還是得分一分的。

    包括以前清明節,寧遠跟著寧大強去上墳的時候,總對一件事很費解——

    都鬼怕鞭炮,甚至還用鞭炮驅鬼,可為什麽上墳的時候還要放炮?上墳不就是讓祖先享用祭品,這一放炮,不把他們也嚇跑了?

    迷惑了多年,寧遠愣是不敢問寧大強,怕挨打。

    但家家戶戶都放,你不放,就感覺比別人矮一頭似的,畢竟都期望有一個好兆頭。

    不僅如此,放炮前還得查老黃曆,看看今的財神在哪個方位,放炮就朝哪邊舉著。

    好在今年不在家過年,采購的時候寧大強下意識的要買鞭炮,寧遠立刻提醒他,他才縮回了手,沒好氣的瞪了寧遠一眼。

    寧遠笑而不語。

    前兩年寧岩還喜歡玩火柴炮之類的玩意兒,現在他大了,對這些也不感興趣了,反而往寧雨的方向發展,抱回了不少書。

    寧遠瞥了一眼,幾本科幻,還有一本人物傳記,《達芬奇傳》。

    學時知道達芬奇是個畫蛋的,後來長大了,知道的越來越多,發現人們跟他相比,活著都像個扯淡的。

    實在是……學霸的人生彪悍無比,光那一串帶‘家’的頭銜,就能讓人眼花繚亂,關鍵每一個方向都足以讓人窮極一生去鑽研。

    也有人,他是個穿越者,否則區區六十七年的生命,怎麽能完成這麽多工作?

    有意思的是,達芬奇是他的姓,他的名字也叫萊昂納多——Lenard,跟美國那位李子同名。

    當然,這倒不是巧合,李子的名字就是來源於達芬奇,據他自己,他母親懷孕時在美術館參觀達芬奇的畫作時,他在肚子裏踢了一腳,正好他母親也喜歡達芬奇的藝術,所以就取了這個名字。

    寧遠拍了拍寧岩的肩膀:“好好學習,爭取以後也當個什麽家。”

    寧岩則嘿嘿笑道:“那得你先成為藝術家,成為指引我前進道路上的明燈。”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