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重回十八歲

285、一流的團隊(1/2)

    如果西遊記的改編幅度大排第一,水滸傳就是第二了,都因為那些不合時宜的劇情不能拍,不過西遊因為條件太艱苦,一個攝像師一個攝像機拍了六年,最後還因為資金差點被腰斬。

    而到了水滸就不一樣了,投資將近五千萬——即使這個錢對比這部劇也不算多,但已經是夠大方的一次,畢竟到每一集,成本也有一百萬了。

    在那個時候,最大的角兒李雪刀,每集也就一萬塊錢,不過到了這一世,因為延後了幾年,投資和片酬又增加了一些,但對比原版也增加的有限。

    即使這樣,一百多回的水滸傳,最後也隻拍出來四十三集,不過整個團隊在處理劇情的時候,還是用了心的,不像原著的虎頭蛇尾,至少後期是有交代的。

    盡管這一版的水滸在未來也有不少被人詬病的地方,但很多其實都是帶著主觀的判斷。

    比如宋江,很多人覺得李雪刀演得窩囊,其實宋江不過是一介吏,眼光、格局又能高到哪兒去?

    別跟三國裏的一方霸主相比,就算跟水滸裏的很多人比,他都顯得很中庸,而且在他心目中,反隻是被迫,最好的出路還是招安。

    這樣的人,當然不能演出豪邁,更何況對照他過往的經曆,反而李雪刀演得恰如其分,包括走路,李雪刀走的碎步,就是專門請教過的,也更能凸顯這種人物的性格——謹慎微。

    李雪刀沒有按金聖歎的批語來做戲:“宋江,偽人也”,他雖然有權謀,卻是一心要為梁山弟兄謀個出路,他始終認為占山為王不是終生職業,這是他和晁蓋集團的本質分歧,也是他和鐵牛的不可調和之矛盾。

    有時候觀眾就是這樣,你按照實際演,他你胡來,尤其是張記中那版《西遊記》,那些妖魔鬼怪按照原著做造型設計,最後被批得一無是處,可看過西遊記就知道,每個妖怪出場都有詩,什麽模樣,穿什麽戴什麽用什麽兵器,描繪的清清楚楚。

    而美化的87版《西遊記》,後來也被很多自以為看了原著就高人一等的人批駁,改的什麽玩意兒,實際上人家原著怎麽怎麽樣吧啦吧啦。

    就你懂?

    還有人水滸傳的戰爭場麵不熱血,那些武將、智謀等等,比三國差遠了——這也是信口開河。

    三國那是什麽層麵的,那是下之爭,都是全國頂尖的高手過招,出動兵馬也是以萬、十萬記,而水滸?充其量就是一群山野莽夫,肯定差太遠。

    就算也有些原先是官的,但最高的呼延灼也不過是汝寧郡都統製,在北宋,道相當於省,郡相當於市,也就是呼延灼頂多相當於未來軍區的一把手。

    至於打梁山時讓他統領幾萬兵馬當統帥,不過是臨時提拔應急用的。而關勝的巡檢,比都統製又低了點。

    所以,這樣一群烏合之眾,能打得了大場麵才怪,頂多就是縣、府之爭,而且經常打不過都是走偏門,下三濫的招數屢出不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