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重回十八歲

271、首演成功(二合一)(1/4)

    思凡的舞美,比犀牛更簡單,就是單色調,用純白的幕布和卡紙把四麵全都糊起來,營造出一個純淨的地。

    畢竟這出話劇更多是虛幻的,因為劇情的跳躍性和時代性,真要寫實的話就太複雜了,不僅場景多而且置景更迭也非常浪費時間,這麽設計,簡單卻更適合發揮。

    另外,劇情以人物表現為主,如果舞美像犀牛那樣,就會分散觀眾對演員的關注。

    兩者各有側重點,所以對待也不一樣。

    這跟戲曲類似,大部分都是無實物表演,比如一手在前一手在背後一甩,就是騎馬。

    當然,這種設計,對演員的要求就高了,必須得駕馭全場,隻通過語言和肢體表演就吸引觀眾的眼神、調動他們的情緒,進而把他們帶入進來。

    更何況,寧遠他們這已經是第四版,有前三版的珠玉在前,別超越,能得到觀眾的認可,就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就這第一場,不僅台下坐著一票話劇屆的大腕,還有第三版的主創團隊,比如朱媛媛、卓傑、廖帆他們,更容易被拿來對比。

    舞台下坐得滿滿當當的,這時候還沒開始,一片嗡嗡的聲音,不過當宣布即將開始,舞台上燈光熄滅之後,全場就安靜下來。

    而在這個時候,寧遠跟劉葉、胡婧、田宇、史光暉和孫洪雷這五個‘表演人’一起,已經來到舞台側邊,他們五人在前一排,寧遠在他們身後,都盤腿坐下。

    他們都穿著統一定做的白恤,上麵有紅配綠的彩花紋路,至於寧遠,不僅恤,褲子也是紅配綠的豔麗色彩。

    當燈光慢慢亮起後,在微黃的朦朧中,五人齊聲吟誦的聲音悠揚響起:

    “昔日有個白蓮僧,救母親臨地獄門,借問靈山多少路,十萬八千有餘零。”

    重複的吟誦完畢,坐在中間的劉葉拿起麵前的木魚,‘咚’的一聲,震人心扉,而他們也開始唱誦起來:“南無阿彌陀佛……”

    木魚聲聲,佛號悠悠。

    這時一道追光打下來,身穿紅配綠褂子的袁荃,神色肅穆中,又帶著一絲憂傷愁鬱,從後台走上來,走到正中間,雙手合十,微微一拜後,就勢盤腿坐到地上。

    “削發為尼實可憐,禪燈一盞伴奴眠,光陰易過催人老,辜負青春美少年!”

    袁荃的聲音不像朱媛媛那麽清脆,透著一股子圓潤的悅耳。

    而這,來源於她這大學四年日複一日的練習,即使籌備話劇的時候,哪怕她已經把台詞背熟,每還要自言自語的練兩遍,同時用錄音機錄下來,就為了找到那種最準確的感覺。

    當然,她這個方法,還是跟寧遠學的。

    在袁荃完後,旁邊的寧遠、劉葉他們就跟著齊聲把這番話又重複了一遍。

    話劇不像影視劇,可以有字幕,這是為了加深觀眾印象,同時也增強氣氛。

    他們重複之後,坐在地上的袁荃再次開嗓:

    “尼趙氏,法名色空,自幼在仙桃庵出家,終日裏燒香念佛,到晚來孤枕獨眠,好淒涼人也!”

    這就是介紹背景了,即使觀眾再了解,也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過程,而在介紹的同時,也通過台詞、語氣營造那種孤寂的氣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