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重回十八歲

267、新的開始(1/2)

    寧遠腦海裏有一堆歌,但他基本都隻是會唱,雖然樂理多少會一點,但也隻是皮毛,更不用聽音記譜了。

    就算之前投稿的兩首,寧遠還是找錄音棚的人,自己唱讓他們記錄下來,然後根據曲譜伴奏編曲,做好這些,他才上場錄音。

    要不然的話,98年光錄個歌哪要得了兩百塊。

    寧遠以前聽一個創作型歌手,不會寫譜,但卻有賦,寫歌都是自己唱,錄下來然後再找人譜寫出來。

    但對於音樂這方麵,寧遠沒想涉獵太多,如果有機會他也不會排斥,比如自己參演的電視劇,或者一些活動,但不會刻意弄一些歌,甚至出專輯。

    兩條腿走路確實挺拉風,但步調太大了,還是容易扯到什麽玩意兒。

    即使寧遠精力旺盛,也有前世的記憶,比別人更便利,但寧遠真正愛的是表演,他想在這上麵學精、學專,除此之外,就是投資、掙錢。

    當然,寧遠掙錢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掙錢,最終還是要落到表演上——

    比如自己看好的劇,不想把前世的某些經典糟蹋掉,有些劇明明不錯,但因為其中一些不好的地方,比如劇情、比如演員。

    如果隻是演員的身份,即使到了一線,甚至大腕的層次,頂多有建議權,了導演可能不會太生氣,或者能讓他們忍住不發作,但最後聽與不聽……還在導演那裏。

    但如果是自己投資呢,那就是自己了算。

    除此之外,寧遠有時間還想演話劇,以及陪伴家人。

    如果當了歌手,總不能不開演唱會吧,像那個一年開場演唱會的,得有多忙?

    而歌神,更有一年一百多場演唱會的記錄。

    有時候並不是他們想那麽拚,而是到了一定的位置,有了這樣那樣的身份,是由身邊的人、那些事推著他不斷前行。

    這點在商業大佬上更明顯,不那些身家百億千億的,這種太虛,畢竟有的欠銀行的錢沒準都比他身家高,單那些淨資產幾十億的。

    按這些大佬,他們手裏那些錢就算揮霍都花不完,但他們依然很勤奮努力,不為別的,就是公司大了,讓他不得不去做。

    員工等著工作,商業版圖等著拓展,還有政府,也不允許你胡來,否則你鹹魚了,公司萬一出了問題,對經濟對就業也是打擊。

    開弓沒有回頭箭,用在這上麵也很恰當。

    反正自己能愉快的聽歌,也很不錯,再歌手也不是那麽好當的,唱口水歌還行,人需要唱功的,隻需要唱一句人家就能看穿你的深淺。

    當初如果不是想要拿到第一桶金,寧遠也不會貿然去弄那兩首歌,就是怕未來在一些場合,遇到一些專業人士,幾句話就得露餡。

    比如前世在某檔節目中,一個創作歌手,被嘉賓一句‘彈一下六級和弦’的要求,就當場下不了台,最後隻能被迫承認,自己原創的歌曲是套用別的旋律。

    這件事一出,肯定是會有影響的,至少是洗不掉的汙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