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重回十八歲

262、寒山寺(1/2)

    盡管寧遠的戲份結束了,但他還沒走,得留到殺青。

    因為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宮澤理惠的翻譯。

    正常的拍攝時,因為她不懂華語,大部分鏡頭都需要分開。

    比如她和王祖嫻對話,就需要寧遠暫時來用霓虹語王祖嫻的詞,跟宮澤理惠搭戲,當然寧遠不會出境,隻拍宮澤理惠。

    王祖嫻跟宮澤理惠對話,也是如此,不過這時候不一定需要寧遠,因為誰都能代替理惠華語詞。

    但王祖嫻就讓寧遠,寧遠也很無奈。

    到後期的時候,再把兩部分剪輯合成到一起,就變成了兩人的對話。

    這一,拍完兩個女人相擁在一起,看著外麵景色,默默無言的安靜鏡頭後,所有的戲份終於完成了。

    楊凡看完回放,笑意浮起在臉上,這是所有人期待的。

    “K!”

    楊凡朗聲笑道:“我宣布,殺青!”

    全場一片歡呼。

    似乎每次殺青,都是相同的場景,大家歡呼雀躍,緊繃的弦斷裂,心裏一片輕鬆暢快。

    就跟高三學生畢業差不多,每一屆都是如此。

    當然,歡呼之後,就是不舍,畢竟朝夕相處這麽長的時間。

    晚上殺青宴,全員到齊,吃的是火鍋。

    楊凡笑道:“還是內地的好食,而且還便宜。”

    “好吃你就多吃點。”寧遠也在那兒大快朵頤。

    每個劇組的飯菜都是那樣,盒飯再好吃也還是盒飯,哪有火鍋好吃,尤其是陰冷的江南冬,吃起來熱辣辣,爽歪歪。

    第二他們沒走,前幾宮澤理惠就跟寧遠過,想去看看寒山寺。

    這個寺廟,對華夏人來很知名,但對霓虹國的人來,堪比聖地。

    文藝作品,有時候真的有特別強大的能量,就像寒山寺,隻靠張繼一首詩,就名傳千古,位列華夏十大名寺。

    古代可沒有今這麽便利的宣傳渠道,更沒有什麽旅遊區的宣傳,人們去一些名勝古跡,更多就是靠這種詩詞。

    比如‘飛流直下三千尺’,詩仙讓廬山紅了。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一色’,王勃讓滕王閣紅了。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但能傳到霓虹國,到現在,‘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讓霓虹國的學生都耳熟能詳,就像華夏學生對‘床前明月光’這麽熟悉,靠的當然不僅僅是這首詩,還有兩位高僧——寒山和拾得。

    就是出“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這番《寒山問拾得》名謁的高僧。

    唐代,寒山和拾得窮困潦倒,最後寒山病逝於楓橋寺,而拾得,則東渡到了霓虹,在那個文化貧瘠之地,拾得潛心弘揚佛教,很快風生水起,成為當地的一代宗師,影響巨大。

    拾得不忘助鐵哥們一把,在宣傳寒山上卯足了功夫,使得霓虹不僅有了“拾得寺”,還有了“寒山寺”。

    由於寒山詩的意境閃爍著悲哀的生命體驗和透徹頓悟,很符合霓虹人的民族特點,就像那句“隻是忍他、讓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如何”。

    一個忍字,貫穿霓虹國曆史千年。

    跟這樣的人文相契合,很快就讓寒山和拾得成為了他們的文化偶像,而他倆的詩,在霓虹國被歸納成了“寒山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