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撿漏王

第38章 民國高仿(1/3)

    “嗯!是個字!而且是個篆字!應該是個“譚”字!小友我說的對嗎?”老者走到吳木緣身邊,點點頭道。

    “應該是個譚字!我也是剛剛認出來!”吳木緣見老者已經發現,再隱藏也沒什麽意思,大方承認。

    “譚?難道是民國譚敬?”李陽也看出來什麽,聽了老者的話,突然想起來什麽,大聲叫道。

    “應該是譚敬的仿品!早期我也見過幾張他的仿品,不過沒有這樣的水平!研究一番就能看出破綻,這張無論什麽方麵在老朽看來都是真跡無疑,要不是經過小友的提醒,這次真就是要打眼嘍!”老者絲毫沒有避諱,直言不諱道。

    “您太客氣了!我隻是無意中發現了這個,運氣而已!您一定也會發現的!”吳木緣趕緊謙虛著,心裏也敬佩眼前這個老人的心胸。

    “趙老!這個好像是譚字的圖案能說明什麽?”汪大爺自己也看出來,不過還是不太明白。

    一看在場的大部分人還雲裏霧裏,老者幹脆解釋清楚:“這個譚應該代表的是民國最大的做假集團首領——譚敬!譚敬,字和庵,齋號區齋,他的祖上是著名的廣州十三行之一,主要做海外貿易,時在清朝。自祖父起定居上海,在上海漢口路小花園附近開設譚同興營造廠,經營數十年,成為上海灘的富翁。

    1939年至1949年,這短短的10年間,譚敬從一位商界新銳一下子成長為上海灘的收藏大家,與龐萊臣、吳湖帆、張珩等老牌收藏名家比肩,收藏了許多曆史名作。這得力於三點:一是由於戰爭不斷,社會動蕩,收藏家為了生計開始不斷出貨;二是譚敬生意順遂,財大氣粗;三是他獲得了近代收藏巨眼張珩先生的大力幫助,為其長眼,並因受了張珩的影響,譚敬的收藏也偏重於宋元字畫。

    譚敬所藏的宋、元及明初書畫名跡有:宋代趙遹《瀘南平夷圖》、南宋趙子固《水仙圖》,元代趙孟頫《雙鬆平遠圖》和《趙氏一門合劄》、趙原《晴川送客圖》、倪瓚《虞山林壑圖》、柯九思《上京宮詞》,明初夏昶《竹泉春雨圖》、解縉《自書雜詩》和明楊一清《自書詩》等。

    在張珩的指導下,譚敬後又購進柳公權《神策將軍碑》、米芾《向太後挽詞》、馬遠《踏歌行》、柯九思的《上京宮詞》、夏仲昭《竹泉春雨圖》、黃山穀《伏波神祠詩卷》、沈周《移竹圖》等名作。

    1947年端午節前夕,當時的上海收藏界翹楚譚敬找到了造假名手湯安,請其為自己收藏的元代趙孟頫《雙鬆平遠圖》複製副本,倆人一拍即合,於是譚敬提供場地——處位於上海祈齊路175弄2號的舊式花園洋房,並由湯安牽頭,組織了許昭、鄭竹友、胡經、王超群等一班人馬,俱是上海最出色的造假高手,開始了近代曆史上最著名的書畫造假活動。

    “嗯!是個字!而且是個篆字!應該是個“譚”字!小友我說的對嗎?”老者走到吳木緣身邊,點點頭道。

    “應該是個譚字!我也是剛剛認出來!”吳木緣見老者已經發現,再隱藏也沒什麽意思,大方承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