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教父

第483章 人才是分子(1/3)

    胡楊還告訴羅鵬程,接下來華夏科技的工作重心會從日本移到漠北。接下來幾年也都將圍繞北方的情況推進。

    關於北方大國的未來,胡楊對羅鵬程肯定是沒有多少隱瞞的。所以他非常理解胡楊的這個決定。這幾年來與胡楊的相處中,羅鵬程對於胡楊的信任也無限趨近與100%。所以關於北方鄰國的這個預言,羅鵬程也是愈發相信會真的發生。

    而說到此處的時候,兩人幾乎同時都想到某種可能。或許就是因為那件大事要發生了,美國才或做出某些過去並不曾有的行為。

    仔細推敲之後,他們都發現這個可能性還真不小。

    從胡楊接觸到的曆史資料中了解到,其實在1991年到來之前好幾年中,美國就已經大約知道了會有這種結果產生。並且針對這個大概率會發生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準備和必要的幹預。其中某些行為,甚至直接導致那個大事件的爆發時間推後許多。

    胡楊個人是比較傾向於相信這種說法的。很重要的理由就是,那個超級大國解體之後,最重要和敏感的核武器都被妥善的處理或保管,而並沒有像其他武器裝備那樣大量的流入了黑市之中。

    據說,會有這個結果是因為美國時任總統老布什多次參與俄羅斯與烏克蘭與北方鄰國政府之間的談判。成功的將大事件發生的節點推後了四個月。

    現在的時間是1987年的最後一個季度,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兩國家應該正在悄悄的發生巨大的變化,而這個變化也在悄悄的改變整個世界的格局。

    在日本投資的成功,讓華夏科技有了充足的底氣繼續進行接下來的計劃,那個長期而龐大的計劃。

    賺到錢肯定是好事,但可能會因此招人嫉妒。而如果你賺了大錢的的同時,別人卻賠了錢。那這種嫉妒就很有可能變成實質性的行動。

    羅鵬程專門提到這問題,當那就是因為有人在這次投資中賠了錢。或者也可以說是沒有賺到預想中那麽多的錢。總之,羅鵬程是聽到了些什麽,所以提醒胡楊要稍微注意點。

    其實胡楊自己也聽到了類似的風聲。雖然真的感覺有莫名其妙,但這就是人性。

    “妒人有,笑人無”古來有之。未來恐怕也不會消失。所以胡楊才會讓華夏科技都盡量低調。不過這事兒也不必特別的在意,因為隻要是個人就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喜歡。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隻有庸才不會被人嫉妒。

    在與羅鵬程進行了這次談話之後不久,胡楊便再次離開了京城回到了丹東。

    柏青這次沒有跟著胡楊同行,因為接下來她有很多事要做。華夏科技現在隻有安東港這一個明麵上的項目。而且因為是在丹東,華夏科技有能力控製傳出去的相關信息。外界能夠看到的絕對不會超過真實情況的三成。

    低調再低調,但這麽大的企業也不能什麽都不做。柏青作為華夏科技的對外形象代表,現在正是需要她站到台前的時候。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