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教父

第474章 樓市的誘惑(1/3)

    雖然正式名稱還沒有改,但那就是未來“重裝辦”。直接負責國家幾乎所有重大裝備研發和生產的實權部門。

    毫無疑問胡楊上交兩項技術,都屬於“重裝”的範疇之內。所以接下來的研發和應用,都大約算是在羅鵬程的領導下。

    這是好事的,但同樣也會涉及避嫌的問題。胡楊和路鵬程的關係從來都不是秘密。相關利益的厲害關係之中,胡楊的華夏科技肯定是需要放下最大那塊蛋糕。

    對於這點胡楊的看法倒是很輕鬆。

    首先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他是懂的。華夏科技最近因為隔海鄰國的事情已經很出風頭了,往後稍微低調也是有好處的。低調做事才是他們的風格。

    然後稍微拔高點思想覺悟。這個東北這麽大,不可能靠華夏科技一個公司就能帶起來。

    就算把所有好處都讓華夏科技吃下去,最終也隻能造出個超大型集團,對於整個東北的經濟和工業發展都沒有好處。

    孤木再大也成不了林,讓更多的企事業單位都參與進來,才能實現整體的提升。這才是發展東北的正道。

    最後胡楊完全不“慌”理由就是自己掌握的技術。“重裝”的研發任務隻要落到東北,那就肯定繞不開華夏科技,這點上胡楊非常有自信。不光是他提出特種飛行甲板的特種合金和氦氣輪機。

    包括半導體、稀土和大化工方麵,華夏科技都有相當的技術儲備。而生產方麵,華夏科技同樣有很大的潛力。所以就算吃不到最大的那塊蛋糕,華夏科技肯定不會餓肚子。

    另外,針對合作開發的問題也有一些討論。雖然沒有形成明確的結果,但這個模式至少得到了認可。這也為將來的各種深層合作加了道保險。

    對於華夏科技來說,是個絕好的消息。這將會更好的保護他們在未來與軍方合作中的利益。

    從羅鵬程這邊得到一手好消息之後,胡楊立刻跟大家進行了有限度的分享。分享的範圍除了華夏科技內部核心成員之外,還有北麵兩個兄弟城市的那幾個合作夥伴。

    有了新的消息,自然也得要有所動作才對。其實在去年,邢鵬就已經開始在省內各地考察可以兼並的工廠。但因為去年資金方麵的考慮,都隻是考察和接觸並並沒有更進一步的動作。

    這些工廠和單位覆蓋的範圍很廣泛。製造、交工和電子,還有紡織和化工。接下來,胡楊給邢鵬的新任務就是著手兼並冷軋設備、起重設備、大規模機械加工,這三個方向的企業。

    胡楊的下個目標,就是超大型自由鍛造設備。

    超過10000噸的鍛造設備也是國之重器之一。大型金屬構件,高強度特種合金,都必須要通過大型鍛造設備錘煉成型。

    尤其是對於高屈服強度的需求,必須要靠超過噸位的鍛造機來實現。就比如航空母艦的起飛甲板,想要達到那種屈服強度,10000噸自由鍛造能力就是門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