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教父

第418章 資源聚集(1/3)

    很多時候,為了能讓孩子早點兒接班,父輩們甚至需要提前退休讓出位置。付出這個代價的理由就是能讓孩子有工作,這樣才能好找對象。同樣的,有了正式工作才有可能會分到房子。

    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和這個工廠有關。所以這個工廠也就變成了小而全的小社會。職工食堂、職工子弟學校、職工醫院甚至職工浴池……,你能想到的都有。

    這些雖然都是不以盈利為目的職工福利,但同樣也是需要運營成本的。而這個成本最終還是要由工廠來承擔。這也就是這個問題的根源,這麽大的負擔不去掉的話,絕大多數工廠都會被市場淘汰,因為負擔沉重的他們根本不具有在非計劃配給的市場裏生存的能力。

    除了破而後立,其他試圖延緩死亡過程的嚐試都是飲鴆止渴。胡楊也知道這個改變的過程對於普通工人和工人家庭來說是非常艱難的。但想要變得更好,這一步總是要走的。

    結束了這個話題之後,胡楊接著說那第二道坎兒“教育”。

    關於這個話題,祝老也是知道一些信息的:“今年四月份剛剛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適齡的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9年的義務教育。這難道不會改善教育資源的分配嗎?”

    胡楊微微搖頭:“恐怕不如您想的那麽樂觀。九年義務教育對於全麵提高國民素質是非常有意義的。但人才培養的重點還是在中職學校和大學。以現在的招生比例來說,這些學校的入學率其實並不高。而且大城市的高考考生入學比例,要明顯比偏遠農村地區的考生成績更好。”

    祝老有些意外,說道:“差距很大嗎?”

    胡楊點頭:“這個數據還是很懸殊的。如果把教育也看做是一種資源的話。同樣也在向經濟發展速度快的地方聚集。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升學率。尤其是在高考全國統一卷之後,對比會更加明顯。一個北京大院的孩子,想要考北京本地的大學,絕對會比內蒙牧區出身的孩子,要容易得多。寒門出貴子的難度將會變得越來越大。”

    祝老有不同的看法:“你說的是高等教育,但基礎教育可能會應為政策的貫徹實施而變好。”

    胡楊說道:“恐怕沒有您想的那麽樂觀。城市裏工人家庭的孩子,大多都至少能保證小學畢業。而那些職工子弟學校有初中部就好多了,基本都能夠保證初中畢業。所以義務教育法真正想要改變的並不是這個群體,而是在這之外的,那些有適齡兒童和少年的家庭。

    對於這些家庭來說,學費就是支出,課本文具是支出,早午飯是支出。而同時這個能夠燒火,撿柴火,喂豬喂雞,打水割草幫忙幹家務的孩子,卻被學校給綁住了。

    在大多數的農村,大多數的孩子並不能靠學習改變命運。尤其是女孩,七八成以上都熬不到初中畢業。很多甚至連小學也不一定能讀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