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教父

第350章 又見掀桌(1/3)

    同樣的謹慎也適用於胡楊與國內其他人的通話中。前麵有戚揚的加入,後麵有張愛萍的出現。胡楊早已經有了充分的理由變得更加謹慎。

    這次出國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尋寶”。但他們離開曼穀之後,並沒有直飛歐洲,而是去了東南亞另一個重要的國家新加坡。

    新加坡的新加坡港是馬六甲海峽中最重要的港口。經由馬六甲海峽去往歐洲的海輪,多數都會在新加坡港停留補給。

    靠著港口及配套設施賺取的利潤,新加坡成為了亞洲國民福利最好的國家之一。因為不差錢,所以這個城市的規劃和建設,自然是做的非常好。因此新加坡城也是個著名的旅遊城市。

    而對胡楊來說,以上這些都不如肉骨茶和胡椒蝦來得實在。到了新加坡城的第一頓,胡楊就帶著戚揚來吃著名的潮汕肉骨茶。

    這家店的生意很好,放眼望去幾十張桌子幾乎都已經坐滿,拚桌更是常有的事情。

    在這個炎熱的季節,吃著滾燙砂鍋盛裝的肉骨茶,必然會痛快淋漓的出整身的大汗。考慮到這種略微有點狼狽的狀態,通常大家都不會把初見約會地點放在這裏。

    除非這種情況並不是...通常。

    新加坡城是一個國際性城市,各種膚色的人在這裏都很常見。即便是在這個非常南陽特色的肉骨茶店裏也是一樣。

    就像坐在胡楊對麵的這個男人。高挺的鷹鉤鼻,瞳孔是棕褐色,發色也是棕褐色,還有覆蓋大半張臉的大胡子。

    熟悉歐洲人種的人比如胡楊,從這些基本特征上就能判斷出,對麵這個三十歲上下的男人,八成以上概率是一個猶太人。

    其實,在對方沒有出聲的前提下,判斷出他的年齡其實要更難一點。

    坐下男人禮貌的和胡楊打了招呼,然後就像個普通的拚桌食客那樣點餐、吃飯,然後離開,順手拿走了張桌上的餐巾紙。

    而唯一不普通的地方,就是那裏麵碰巧夾著一張胡楊留給他的紙條。

    兩個小時之後,胡楊獨自走進了家能看到大海的咖啡店,給自己點了一杯這裏的招牌的冰滴咖啡。

    很快咖啡做好,一個身材高挑褐發女性端著托盤走到了胡楊的桌旁,放下了兩杯咖啡。

    “胡先生您好,我是瑞貝卡。”

    “您的中文說得真不錯。”

    “謝謝誇獎。請嚐一下咖啡,是我親手做的。”

    胡楊品嚐咖啡的同時,女人很自然的坐到了胡楊的對麵。瑞貝卡女士的年紀應該比之前那位男性稍長一點。她也有一頭棕色長發,以及特征明顯的高鼻梁。

    “咖啡很不錯。”

    這句話並不是恭維。這杯咖啡的味道的確非常醇厚。因為冰滴咖啡的製作時間都很長,而且為了味道更好都會冷藏存放一段時間再喝。

    所以關於親手製作的說法,胡楊心裏是有所保留的。

    瑞貝卡用英語說道:“關於您說的那件事,我們進行一些調查。證據似乎並不夠充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