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教父

第338章 臨行布置(1/3)

    胡楊拜了拜手,示意大家都先停下來:“我有幾個問題想大家一起思考一下。”

    雖然胡楊突然提出這個問題有些莫名其妙。但依著多年來養成的對與領導的服從意識,還是試圖貼近胡楊的思路。

    胡楊的第一個問題:“我是誰,我的身份是什麽?”

    這個問題的答案顯而易見,他們能給胡楊的答案也不外乎,“領導”,“老板”,“經理”,而已。

    胡楊也沒有難為他們非要找出新的答案來,這一題他自問自答:“商人,這是我站在這裏的身份。所以下一個問題是,商人的本分是什麽?”

    “遵紀守法。”“守法經營。”“依法納稅。”.....

    這次的答案要比前一個問題多,卻還是都沒有說到點子上。

    胡楊抬手示意大家停下來,說道:“商人的本分是逐利。我承包這個工廠的目的,說到底還是為了賺取更多的利益。”

    “商人逐利”這個道理是大家真的不懂嗎?這裏又沒有三歲的孩子。但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

    犧牲奉獻才是主流價值觀。逐利這個想法太自私了,太容易讓人聯想到的資本主義,所以大家並不是想不到,而是不願意去想。

    就像大家都知道這種歡迎的固定程序,其實本身一點實際意義都沒有。非要說有,那就是麵子好看,虛榮心能得到大滿足。但這些對胡楊來說依然沒有什麽意義。

    稍微給了大家一點緩衝的時間,胡楊接著說道:“這是我的工廠,我給你們所有人發工資。而工資換來的就是你們的勞動力和你們的時間。這個我想大家都應該都可以明白。”

    得到大家肯定回應之後胡楊笑著說道:“每年有52個星期,所以有52周日。再算上一些帶薪的假期。取整一下每年的工作日有300天。每天工作時間是8小時。那麽下麵就請大家在心裏默算一下,自己每天的工資是多少?每個小時的工資多少。順便也算一下剛剛參加歡迎的那些工人們,每個小時的工資是多少。”

    稍頓了一下,胡楊笑著說道:“算出來之後,大家也去剛剛我站的地方站一下。感受一下我剛才看著你們這多人歡迎我的時候,是一種什麽心情。”

    說完胡楊就離開了會議室,留下一群人麵麵相覷。

    這道計算題很簡單,小學畢業的人解起來都會毫無壓力。就是把一個月的工資乘12然後除300再除8。

    就是一個這麽簡單的數學運算,胡楊相信在場絕大多數人都沒有想過,更不會去算。胡楊讓他們做的,都是對他們來說十分陌生的事情。是在計劃體製下,沒有人會去想的問題。

    而現在,當他們算出了結果,開始代入胡楊這個老板和商人的角色,並且站到剛剛那個被人群熱烈歡迎的位置上之後。

    他們再看到的就不再是人,而是一大堆錢。

    剛剛的歡迎過場持續了一個多小時,參加的人最多的時候有七八十,到最後待在會議室裏的還有將近二十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