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教父

第262章 留點念想(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這兒女情長英雄氣短,古人誠不欺我。

    胡楊依依不舍和柏青再次分開,他離開北京回到了沈陽。董師傅已經開始在鐵西特鋼“上課”,這一路上他的準備還是很充分的。

    中型電爐的主體安裝,董師傅是肯定趕不上了。但其他一些規模比較小,安裝順位比較靠前的,董師傅還是有機會實際操作一下的。

    胡楊沒有和他們一起待在工廠,他的時間安排更加緊湊。除了要安排好之後幾個月的各項事宜,還有一批從美國訂購回來的電子計算機。

    從美國訂購的電子計算機已經到了香港。但胡楊並不準備從正常渠道把這批精貴的設備運輸進來。

    涉及到一些關於保密的問題,所以胡楊不想留下任何書麵的官方記錄。

    而已經飛到廣州的戚揚和簡有德,將會負責接收這批電子計算機,然後交給專人送往347所。

    實際上這次胡楊訂購的電子計算機,要比他告訴其他人的多一些。他準備把其中二十台送給347所,其他的則會分別放在北京、沈陽還有通州的實驗室裏。

    這批電子計算機可是花了胡楊不少錢。相比之前那兩台,這一批電子計算機都是升級版,最重要的是多了一個叫網卡的東西。

    沒錯!互聯網的時代已經開始。比上輩子的時間早了幾年。

    在美國互聯網已經初具規模,登陸中國大陸也應該是不會太久了。中國最早出現在互聯網的地方,還是北京和上海,這應該不會有什麽變化。

    在離開北京之前,胡楊專門叮囑過趙援朝,有任何關於互聯網的消息和動向都要第一時間了解和跟進。華夏科技必須要是國內第一批使用互聯網的民間企業,而他們也必須是中國第一批“網民”。

    差不多內容的話,胡楊也和羅鵬程說過。因為最先連接互聯網肯定公家的單位。北清作為國內最高學府之一,應該就是第一批中的一個。胡楊估計不出意外的話,在國內的第一次網上衝浪就應該是在那裏。

    網絡,胡楊真的是非常懷念。

    忙碌的緊湊的日子過得同樣很快,董師傅把能教的都教了,有機會動手的也都親自動手做了演示。

    這次教和學的水平都很高,所以很有點神仙打架的意思。很多年輕的技工雖然全程都在認真聽和看,缺就是感覺差一點,甚至很多點。這就是個人能力上最直觀的差距。

    所有的技工行當之中,鉗工和焊工是公認最易學難精的。相比其他行當,這兩個專業中都有很多無法精確量化的東西。

    很多手上的細致功夫都需要師父的傳授和大量練習,還有一點悟性。

    這也是胡楊為什麽會如此重視這些老師傅。在整個工業體係走下坡路的大環境下,優秀的技工和完整的傳承是非常脆弱的,是急需被保護起來的。

    胡楊自己的能力還是有限的,所以他努力的方向是影響整個環境。至少在遼沈地區的工業口裏都知道,有一個公司對高級技工待遇,是讓所有人都會感到羨慕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