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教父

第203章 牛刀和牛(1/3)

    就想賈政說的那樣,胡楊來之前是做了準備的。尤其是他賈政是專門花了工夫了解過的。作為老廠長,賈政在鐵西特鋼的地位和威信是無人可比的。承包或者合作,說服賈政要比說服整個領導班子都好用。

    而胡楊認為,說服賈政的難度要相對稍微低一點。因為從各種角度來看,他都是一個有智慧的老者。而和聰明人交流,從來都不是一件困難的事。

    雙方全都落座之後,胡楊就直接進入了主題:“這次冒昧的突然上門,還是為了與貴廠談一下承包的事情。”

    鐵西特鋼的廠長和其他幾人交換了一下眼神,然後說道:“關於這件事,我們之前已經談過了。我們鐵西特鋼的態度也很明確。我們暫時沒有被承包的打算。”

    又一次當麵被拒絕,胡楊並不感到意外,他輕輕點頭說道:“我聽說貴廠的高爐是二十年前從北麵進口的。一直用到現在,沒少花心思吧。”

    胡楊這段話一出口,對麵幾位的臉色立刻就有了變化。正所謂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胡楊這話其實就是在揭鐵西特鋼的短。

    作為鋼廠來說最核心的就是兩樣東西,一個鐵礦石,另一個就是高爐。鐵礦石的品位不高,雜質就多,就煉不出鋼。而如果沒有高質量的高爐,有好礦石也白搭。

    東三省本就沒有品位比較高的鐵礦石來源。若幹年之後,盤錦會發現大型鐵礦。雖然儲量非常高,但品位依然不高。直到下個世紀,阜新才發現了高品位的鐵礦,那距離現在這個時間點差了二十多年。

    關於這些新的鐵礦,胡楊從來沒有打算提前把他們整出來。哪怕就靠這兩個礦,就能輕鬆創造出幾十億人民幣的財富。

    本土的不可再生資源,能不動就堅決不懂,這是胡楊從來不變的原則。

    咱可以賺錢去買別人的資源,但自己家地下埋的最好永遠都埋在那裏。

    而在大環境的本土鐵礦石品位不高的前提下,煉鋼企業隻能盡可能在前期處理上下功夫。破碎、篩分、選礦、造塊、混勻等等。

    但是,還是那個問題。如果沒有好高爐,這一切都是白費功夫。

    現在,鐵西特鋼就麵臨這個問題。特種合金鋼的鍛造對溫度上限和控製都有特別高的要求。所以鐵西特鋼到現在還在用二十多年的爐子。

    不是不想換,是真的沒條件換。

    之前胡楊曾經參與過那個超高頻和中頻電爐的引進,當時已經退居二線的賈政也去了,但有鞍鋼和本鋼在前麵頂著,他們這個小廠一點機會都沒有。

    至於他們兩家淘換下來的,他們做特種合金鋼的也看不上。往上麵也打過報告,但也都毫不意外的石沉大海杳無音訊。

    但現在他們心裏都很清楚,那台爐子隨時都有可能罷工。也許就是明天,也許就是下一刻。他們剛剛在會上也在討論這個問題。但誰都沒想到,胡楊會這麽精準的,甚至可以說很不禮貌的戳他們的痛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