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教父

第189章 做蛋糕(1/3)

    蛋糕歸蛋糕,生日禮物還是要有的。說起來,柏青和胡楊還真是三觀契合。胡楊準備的禮物的時候,也給未來嶽母買了一份。

    第二天,胡楊就回到了學校,繼續他的旁聽生活。時間就這麽過去了半個月。時間來到了六月,華夏科技的人陸續從外地回到北京和遼寧。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按照計劃繼續實施的同時,消化這次廣交會的收獲。

    特種陶瓷噴塗旋耕刀片的訂單一共簽訂了六份。除了東北三省加上河北省的農機口之外,還有兩家分別來自泰國和印度的國外的企業,也分別訂購了三千片和五千片。

    雖然數量不多,但胡楊還是給了他們折扣。主要是這兩個國家胡楊都很有興趣。

    六份訂單加在一起,丹東那邊的工廠至少在十八個月內都是有活兒幹的。粗略的估計一下,總產值應該超過一百萬了。在八十年代這絕對是一個很驚人的數字。

    特種噴塗旋耕刀片的利潤率還不錯,大約能為華夏科技賺....四十多萬吧。

    胡楊發現自己已經沒辦法準確的計算出利潤,隻能靠估算。作為一個領導者來說,這不是什麽問題。而問題是,華夏科技現在沒有人能準確的計算出利潤數字。

    普通的會計和出納是一個解決不了這個問題的。幾萬十幾萬的數字她們還能應付,但數額超過百萬,時間周期超過一年,又涉及了外匯,這已經超出了她們的能力範圍。

    華夏科技需要一些真正能算賬的人。

    特種陶瓷噴塗旋耕刀片的利潤率不錯,但胡楊並沒有擴大生產規模的打算。從一開始胡楊就很明確的知道,這隻是個過渡期的產品。隻需要能滿足現在的訂單需求就夠了,完全沒有必要再進行投入。

    現階段特種陶瓷這個方向重點,是陶瓷刀和可用噴塗的特種陶瓷配方。前者與合作有關,而後者則是在為未來做技術儲備。

    保持科技水平的領先,基本就等於保持利潤領先。有胡楊腦子裏的東西在,大方向華夏科技都還是能保持領先的。

    但胡楊再牛X也隻是一個人,而不是神,做不到麵麵俱到。他能提供靈感和框架,而豐富細節和實際應用就需要很多專業的人來做。李西平就是這樣的一個角色。而華夏科技還需要更多這樣的角色。

    人才,在任何時候都是稀缺資源。

    而這也是胡楊跑到大學裏旁聽的目的之一,雖然隻是相比之下稍微不重要的那個。

    旁聽了這麽多天,胡楊自然發現了很多的不錯的好苗子。這很正常,這裏畢竟是北清,全國最好的大學。能考進這裏,最普通的也是一般學校裏的天才。

    好苗子很多,但真正能用的卻很少。胡楊非常明白,這些事急不來。

    胡楊旁聽的課程很多,涉及學科很駁雜。一開始很多人都不太看好他,甚至包括那些對他一視同仁的老師和教授。

    蛋糕歸蛋糕,生日禮物還是要有的。說起來,柏青和胡楊還真是三觀契合。胡楊準備的禮物的時候,也給未來嶽母買了一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