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教父

第186章 喝茶(1/3)

    說回現在,華夏科技的這些員工們雖然年輕,可他們的家庭都有著遍布天南海北的關係。這次廣交會對他們來說,是一次維護關係的極好機會。

    所以這次趙援朝準備在廣州待到廣交會全部結束之後再離開。胡楊對這個決定沒有意見,他們的關係就是華夏科技的關係,自然是越多越好。

    廣交會還有兩個階段才結束,還有大半個月的時間,所以胡楊肯定是不會跟著大部隊活動的,他計劃在廣州停留兩天左右就離開。

    聽說胡楊隻會留兩天,趙小白立刻給他安排了滿滿的日程。作為華夏科技領導之一,有一些關係還真的必須由他來。

    好在,趙小白他們對胡楊也算是有了解。這些“社交”活動的人和內容也都是經過甄選的。這其中大部分都是“東北老鄉”。

    遼寧的自不必說,吉林和黑龍江兩省農機口、工業口、各個建設兵團以及農林畜牧口的,這兩天他都見了不少。

    這些人的共同特點都是年輕。當然,不是十幾二十的那種年輕。是指他們在幹部隊伍中,相對是年輕的。

    這些人的年紀都在三十到四十之間,受教育程度都相對比較高。都屬於實幹派,有自己的想法和目標。

    這些人能夠也願意接收一些新的想法和思想。借著酒後輕鬆的氣氛,胡楊把自己一些大膽超前的想法,拆分成一些乍一聽來並不嚇人的隻字片語,然後在不經意間說給他們聽。

    不求立刻讓他們轉變或者認同,隻要能種下一個種子,然後慢慢的發芽就好。就想胡楊以前對羅鵬程說的那樣,現在還不到全盤揭開的時候,時機還沒有成熟。

    在胡楊離開前,還見到了幾個不陌生的麵孔。雖然隻在見過一兩次,但這幾個人是在胡楊心裏打了重點號的。

    其中有羅鵬程引薦的,薛嵩和賀平源。也有趙援朝引薦的,初在龍和馬紅旗。

    這幾個人的特點更加明確。他們現在的位置雖然各不相同,也不都在東北地區任職。但他們四個人未來大概率上,會成為了黑吉兩省重要位置上的領導人。

    相比其他人,胡楊與這四個人的交流就完全是不同的風格。首先最大的不同就是,桌子上擺著的不是酒而是茶。

    酒能營造氣氛,能提高興致。想成為朋友,小酌無疑是最好的途徑。一次酒局,陌生人就變成熟人,熟人就變成了朋友。

    所以,胡楊和他們的桌上沒有酒。因為他們互相並不打算成為朋友,因為朋友之間需要友情,而友情是感性的,但他們需要的是理性。

    他們需要的是理性的思維和理性決策。所以讓人頭腦清醒的茶,要比酒精更適合他們之間的關係。

    非常簡短的寒暄之後,胡楊就進入了正題。關於東北的未來,胡楊在上次見麵的時候就曾經問過他們?

    其實也不止他們,對羅鵬程和趙援朝甄選出來的人,胡楊都都問過這個問題。這也算是一個小測試。這一觀不合,是沒辦法合作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