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教父

第176章 合作意向(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在模仿這方麵,廣大人民群眾可是非常有智慧的。

    這沒有專利的東西,你還真是攔不住別人。

    連滑了幾天,這幫子年輕人的新鮮勁兒也消磨的差不多了。胡楊轉了一圈之後,就幹脆讓孩子們全都回來。

    當然回來也不是讓他們都歇著,胡楊給他們布置的新任務就兩三人一組,灑出去逛逛展會。

    廣交會至少在現在,是全國級別最高規模最大的展會。前前後後會有幾千家企業在這裏參展。在還沒有網絡和黃頁的年代,還有什麽地方是比這裏更好的,搜集全國各地優秀企業信息資料的機會。

    其實同樣是基於現在還沒有網絡和黃頁的原因。管衝還在廣州的時候,就已經著手準備搞一份這種性質的雜誌出來。

    前期準備包括像庫房、印刷設備、裁切設備、裝訂設備和操作工人都已經安排好了。差的就是雜誌的內容。如果真的全國各地去搜集,在現在的情況下,需要付出的成本會非常的嚇人。

    所以他們一直在等的,就是現在這個廣交會。

    雖然這算是領導布置的任務,也是同樣是在外麵跑。但宣傳感覺就更像是工作,而去記錄各家公司的信息,則更像是逛。這其中是有微妙差別的。

    就是這微妙的差別,讓孩子們立刻有生出了新的動力。這幫孩子都換上了華夏科技的標準製服。不是那個文化衫,而是正兒八經的襯衫和西褲。而且每個都是量身定做。

    這些衣服在離開北京的時候都是沒有的。是到了廣州現做的。不是說北京沒有好裁縫,但要說做這種偏西裝樣式的衣服,真還得來廣州這樣的地方。

    廣州這邊的裁縫還真是挺靠譜的。第一天晚上量了所有人的尺寸,四天就全都做好送了過來。

    穿新衣服誰不開心,尤其是這種做工精致的定製款。穿上之後精氣神都感覺不一樣了。

    衣服的樣式並不新奇,就是最正常的半袖襯衫和西裝褲。但因為都是量身定做的,穿上的效果都特別的好。雖然這一套都不算便宜,但這些大院孩子幾乎都打算再做幾套帶回北京。

    作為公司高層,胡楊自然也是有他那一套的。雖然沒有量體,但穿著也算基本合身。

    孩子們都離開之後,胡楊和趙援朝兄妹還有李西平開了個小會。把這幾天他不在時發生的事簡明扼要的說了一下。

    這次他們帶來的產品,嚴格說來隻有一種。但在這個領域中,他們特種陶瓷噴塗旋耕刀片是最好的。

    無論是幾省農機部門出具的實耕報告,還是現場的驚豔演示,他們的產品都給觀眾留下的極深刻的印象和口碑。

    不過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任何企業和他們簽下訂單。

    這倒也不是說華夏科技顆粒無收。實際上官方定點他們已經定下了五個。河北、河南加上東北三省。不過按照慣例,官方訂單會在的展會臨近結束才會簽。

    聽完這些之後,胡楊說道:“情況基本和我們預估的差不多。我不貪心,官方采購有這五個就夠了,小白大致的總利潤有多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