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教父

第1章 談判(1/3)

    如果曆史沒有發生改變,這種整體下滑的趨勢將一直持續到二十年之後。

    一牆之隔的會議室中坐著二十多個人。其中一多半來自各個相關部局的大小官員,而坐在他們對麵的,則是一個來自日本的談判團。這場談判的核心是要引進一套UHP電爐。

    在原來那個胡楊的記憶中,這個項目的談判已經斷斷續續的持續了幾個月時間。

    這UHP電爐他還是知道的。普通電路的縮寫是RP,Regular_Power,與之相對的,是Ultra_High_Power,也就是超高功率。

    對八十年代的煉鋼企業來說,這可是了不得的東西。所以這次談判,省裏派出了級別非常高的隊伍。

    除了冶金廳和機械廳的連個副廳長之外,省內最大的兩大鋼廠本溪鋼廠和啊鞍山鋼廠也都派了廠長和工程師。

    作為一個每天都要賠站在會議室門口的工作人員,其實胡楊也算是全程參與了整個過程。隻不過是沒有任何發言機會罷了。

    過去的那個胡楊,對於裏麵討論的各種內容,都幾乎是像聽天一般。除了明白“兩千萬”“五千萬”“三百萬”這類數字名詞之外,其他都完全聽不懂。

    對一個每月工資不過二十幾塊的人來說,那些數字和所代表的巨量財富,他是完全無法理解的。

    但現在不同了,他已經變成了現在的胡楊。他知道現在這個時期,這些外商是抱著何種目的和心態來中國的。

    在進入新世紀之後,進行過很多關於七八十年代的總結。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關於那個時期各個國家,利用技術優勢對我國的打劫。

    沒錯,就是打劫,不需要加引號的打劫。

    就是欺負你們技術落後,缺乏外語專業人才。經常會直接送來整套大型設備的圖紙,直接拍在你麵前。

    看起來是一副毫無保留十二分坦蕩的樣子。但以當時國內的人才貯備和平均水平來說,就連完整的看完一遍都很難做到,就跟不要提吃透了。

    要知道冶金類,化工類的大型設備,隨隨便便搬出四五噸圖紙都正常的。

    所以不光是日本人會這麽做,所有向中國出口整套生產設備國家,都會或多或少的摻水進去。

    區別隻是,有些吃相難看,而另外一些吃相則是非常難看。其中最著名的一次事件,就是日本做的。

    日本一家重型設備企業賣給中國一整套冷軋設備,價格非常昂貴不說。其中還包括了幾個豪華的休息室、更衣間以及衛生間。

    也就是說,中國人幾乎用買金子的價錢,從日本買回了幾個衝水馬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