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傾朝野

第214章 改革提議(1/3)

    一聽這話,馬權心頭就情不自禁湧出一股說不出的難受:這位張大人雖幾經災禍,但那方正之心始終衣帶漸寬終不悔,到如今還想著大刀闊斧將縣衙弄出一片青天……馬權就奇了怪了,這年頭兒的讀書人難道真的讀書讀傻了?真要按張靖初那想法,不是凊就是貪,縣衙和大戶鄉紳完全對立,那還有海西的和諧社會?

    不過,這話隻能在心中抱怨,馬權嘴上開口說得卻是:“大老爺言之有理,海西縣大戶鄉紳魚肉百姓與官吏貪贓枉法實乃一條鏈,打斷官吏這一環,那些大戶鄉紳必然無計可施。隻是大老爺您也清楚,海西如今沉屙病重、延綿已久,屬下不才,隻能先想到這些中性改良之法,還請大老爺過目。”

    馬權遞上的這套方案,是他擔任司戶經過一段時日的觀察後自發想出的。前世身為一個創業小公司的頭頭,他能讓手下那些想法各異、並且完全自主自由的員工擰成一股繩,來麵對那些上市大公司的傾軋,靠的就是他高屋建瓴的眼光和主抓核心利益的手段。

    遲遲沒有提出改革的原因,一來是馬權不清楚自己的方法在這個封建社會行不行得通,二來是他也不確定自己在張靖初心中是否已經到那種深信不疑的地步。幸好,這些時日有了薛仲謙老頭在書院異曲同工的試點,又有了今日張靖初賜字一事,馬權覺得,再沒有比這更合適的機會了。

    張靖初接過馬權的提案,入眼便看到整個提案嚴謹的提綱條陳。之後才是具體的改革措施,而提案措施上的第一條,馬權就直言不諱寫出,要將整個戶房重新打散分科。

    大雍朝的戶房一般都隻有朝廷最重視的糧稅科,除此之外,其他事關糧稅的雜事都交給那些大通房的書吏來回推弄處理,胡子眉毛一把抓,一件小事有時經四五個書吏之手,根本分不清到底由誰負責,人浮於事。

    針對此狀況,馬權的措施便是除主要的糧稅科外,增設民政、戶籍、檔案、會計等科室,將各種繁雜事務分科別類,明確責任。不僅如此,馬權更是將具體差事細化個每個人身上,哪個書辦負責‘分限比’,哪個書辦負責‘立比簿’,哪個負責‘流水簿’,哪個負責‘日報簿’……都規定的清清楚楚,讓你無法推脫敷衍。

    而這還遠遠不夠,誰都知道,規定再詳細,沒有執行力也是白搭。指望手下那幫偷奸耍滑慣了、且還對馬權陽奉陰違的書吏們循規蹈矩、踏踏實實的工作,那簡直是癡心妄想。

    來縣衙當差圖個啥?不就是圖能吃個官家飽飯嘛……而花大價錢買通戶房書辦的名額,為的就是不但能吃飽飯,還能吃好飯了--光幹活沒好飯吃,這樣驢都不肯賣力拉磨,更何況是人。

    不過不要緊,馬權既然分配好了活兒,自然就會拿出草料來。之前馬權想的是能力競崗這個辦法,不過有了在書院那些日子,馬權覺得薛仲謙每天布置作業的手段,拿來縣衙裏反而更實時也更靈活一些。

    一聽這話,馬權心頭就情不自禁湧出一股說不出的難受:這位張大人雖幾經災禍,但那方正之心始終衣帶漸寬終不悔,到如今還想著大刀闊斧將縣衙弄出一片青天……馬權就奇了怪了,這年頭兒的讀書人難道真的讀書讀傻了?真要按張靖初那想法,不是凊就是貪,縣衙和大戶鄉紳完全對立,那還有海西的和諧社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