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傾朝野

第210章 讀書人也有等級(1/3)

    “錢兄言之有理,你看中寺那些人,有幾個是通過院試取得秀才身份的?”一學子似乎很不滿自己秀才身份都沒有得到薛仲謙的青睞,聲援起錢有才道:“依我看,這薛大人恐怕早跟縣令暗通曲款,為的就是荼毒麻痹我等!眼下這秋糧征收已近尾聲,我等若再遲疑,恐便是有心亦無力,悔之晚矣!”

    “對,去縣衙告狀去,我等不信,舉縣學子聯名上告,這縣令還有通天之手,能將此事壓下去!”

    “對,聯名上告去,孔夫子有言,苛政猛於虎也!如今我海西縣惡吏橫行、不啻於虎狼……”

    “秀才聯名入縣衙上告秋糧征收?”終於搞清怎麽一回事兒,馬權心頭惡氣不由隨之泛起:這些大戶鄉紳還真是堅忍不拔啊,錢禦史被趕跑後,還念念不忘這秋糧賦稅。居然賊心不死,又生出了這秀才告狀的手段……

    這些事,自己都未曾知曉,想必張靖初更意想不到。也唯有這些時日經常與這些學子打交道的薛仲謙瞅出了苗頭兒,或許是感念張靖初忠君愛國之心,老家夥才打破了自己不再沾染俗事的諾言,暗中施了一手兒,將這些蠢蠢欲動的學子拖到了現在。

    可惜,老家夥畢竟還是清高,不願浪費精力在這群不學無術的家夥身上,才有了今天分班教導之事。導致今日這些家夥得知自己沒希望成為薛仲謙弟子後,又興起了聯名上告的念頭。

    並且,領頭兒的錢有才還專門在自己必經之路上將此事道出。顯而易見,他們口中的‘惡吏’就是馬權無疑……

    大雍民告官一般沒什麽好下場,可這些學子狀告一縣大老爺,就不得不讓馬權頭疼了。

    大雍朝在治國理念上與宋朝相仿,講究皇家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由此一來,就清晰劃分出了兩個涇渭分明的等級:士大夫與平民。

    大雍朝的士大夫天然有著說不出的優越感,根源就在這層階級上!

    盡管馬權已經是普通百姓眼中的‘官家人’,堂堂的縣衙經製吏,算是平民當中的頂層了。論權勢財力,也比些窮秀才強之百倍。但是秀才癢生是有功名的,雖然是最底層的士夫,在社會地位上,卻足以蔑視馬權這刀筆小吏!

    當然,如今的馬權也算半個讀書人,又是薛仲謙的關門弟子,與這些人的差距也差不到哪裏去。可問題是,這些學子都不是什麽普通的窮酸學子,這些鄉紳子弟有幾個沒背景的?除卻之前錢百萬的叔父錢百鳴禦史,這些人背後都還有一大群扯不斷、捋不清的關係網。

    這些人一旦真的聯名上告張靖初,那事情鬧將起來,極易引發士林關注。即便最後朝廷查清海西秋糧征收一事張靖初有功無過,可在此之前,張靖初卻會先背上一個教化不端的臭名。並且,朝廷向來寬勉讀書人,案情查清後,這些人隻要裝作一副全心報國的麵孔,朝廷說不定連責怪都不會,反而可能嘉獎一番。反倒弄得張靖初成了士林當中的異類,裏外不是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